徐幹

漢末文學家、哲學家。“建安七子”之一。以詩、辭賦、政論著稱。其著作《中論》對曆朝曆代的統治者和文化學者影響深遠。

人物生平

徐幹(170--217):北海郡劇縣(今山東壽光)人,東漢末年傑出文學家。

其少年時,正值漢靈帝末年,宦官專權,朝政腐敗,而徐幹卻專誌於學。當時的州郡牧慕徐幹才名“禮命蹊躇,連武欲致之”。他“輕官忽祿,不耽世榮”。

主要成就


徐幹一生,以“清玄體道”著稱。在創作方麵,則以詩、賦、散文見長。詩歌今存3篇,都是五言詩。今存徐幹作品,沒有《公宴》、《鬥雞》之類酬應之作,這也是他有別於其他建安作家之處。徐幹詩歌成就不高,鍾嶸《詩品》把他列入下品。雖鍾嶸貶抑過甚,而從幹今存之詩看,較王粲、劉楨亦稍遜。幹詩大部散佚,今存10首(見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上),而以《室思》6首和《答劉楨》較為出色。

《室思》設為思婦之詞,共六章,寫一位婦女對遠行不歸的丈夫的懷念:“端坐而無為,仿佛君容光”,“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以至“展轉不能寐”,幻想乘鴻鸞之羽飛到丈夫身邊,與之相會。有時又擔心丈夫“重新而忘故”,在外另有新歡。全詩情致繾綣,心理刻畫細膩,十分委婉動人。《答劉楨》則語言渾樸,感情真摯,亦為佳作。

作者的詩
上一頁1 / 1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