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秋輪台

[唐代] 岑參 [简体]

異域陰山外,孤城雪海邊。
秋來唯有雁,夏盡不聞蟬。
雨拂氈牆濕,風搖毳幕羶。
輪台萬裏地,無事曆三年。

標簽: 邊塞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身居異域在那陰山西麵,
輪台孤雁位於雷海旁邊。
秋季已到隻見行行飛雁,
夏日剛過不聞聲聲鳴蟬。
秋酉時時打得氈牆潮濕,
秋風陣陣吹過帳幕腥腔。
輪台之地距離家鄉萬裏,
邊地元串已經過去三年!

注釋
首秋:初秋之意,為陰曆七月。
輪台:為北庭州屬下轄一縣,今新疆烏魯木齊附近,具體位置至今未得確定。
陰山:今烏魯木齊以東之天山東段山脈。
雪海:浩瀚之沙漠雪原,為當時輪台北麵之沙海。
氈牆:氈帳之圍牆。
毳幕:氈帳。毳cuì,鳥獸的細毛。
羶shān,羊等牲畜的腥臊氣。

鑒賞

《首秋輪台》這首五律於公元756年(天寶十五年)詩人居輪台時所作。詩人於公元754年赴北庭,至今已曆三年,詩中描繪初秋邊塞景物.抒寫久居邊塞的惆悵心情。

詩的開頭麵句從地點“輪台”落筆寫。地為“異域”,城為“孤城”,而又位於明山之外,雪海之邊,兩句互相補充,各分三層以寫邊地荒遠苦寒,起調極為沉重。

詩的次兩句則從時間“首秋”落筆寫。“秋來”和“夏盡”點明“首秋”,雁為北地之氏“唯有雁”照應“孤城”二字;蟬為家鄉之物,“不聞蟬”照應“異域”二字。“唯有”、“不聞”。從所見所聞,一正一反兩個方而來寫邊地荒遠苦寒。

創作背景

《首秋輪台》作於公元756年初秋,岑參是年四十歲,距第二次赴北庭整三年。公元756年秋,岑參在西域北庭已度過三年時光。岑參作《首秋輪台》之時,應該是已經做好了返囬內地之準備,因此,詩歌短短五言八句,卻似總結西域生活一般,使人讀之,馬上即可感受西域之生活情形。

參考資料:
1、唐名家詩導讀編委會.唐名家詩導讀: 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