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授官題高冠草堂

[唐代] 岑參 [简体]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闌。
自憐無舊業,不敢恥微官。
澗水吞樵路,山花醉藥欄。
隻緣五鬥米,辜負一漁竿。

標簽: 抒情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人到三十才得個一命官,仕宦的念頭快要消磨完。
自憐沒有什麽祖傳家業,總不敢嫌棄這微小的官。
澗水吞沒了采樵的小路,美麗的山花醉倚在藥欄。
隻因為這五鬥米的官俸,竟然要辜負這根釣魚竿。

注釋
高冠:長安西部的高冠峪,因山內石帽峰恰似巨人頭戴高帽故名,有著名的高冠瀑布,岑參曾在此隱居耕讀十載。
一命:最低等的官職。周代的官秩為九命,一命最低。《左傳·昭公七年》:“三命茲益共。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岑參初授右內率府兵曹參軍,職位低微。
宦情:做官的誌趣、意願。
闌:盡,殘。
自憐:自傷;自我憐惜。漢王褒《九懷·通路》:“陰憂兮感餘,惆悵兮自憐。

賞析

首聯感慨多年未得有做官的機會,到了三十多才好不容易有個官做,感慨這麽多年做官的心情已經多半消退了。“三十始一命”,“一命”是官秩最低等,從八品,負責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門禁鎖鑰,工作刻板瑣碎。這對隱居耕讀十載的岑參來說太失望了。於是感到“宦情多欲闌”,做官的念頭消磨殆盡。

但失望歸失望,因為家無產業,詩人還是不敢對這來之不易的小小官職有不屑之意。“自憐無舊業,不敢恥微官。”在這裏,岑參流露出對其初授官職不那麽感興趣,從官職的卑微來說,本不屑為之;可是為生活所迫,卻不敢以此為恥。其無可奈何的心態,躍然紙上。

創作背景

岑參早年喪父,二十歲時,隨兄至長安,求仕不成。他便隨兄長在的高冠峪中,置業並建起了簡陋的別墅草堂。天寶三年(744年),三十歲的岑參高中一甲第二名,但官運不順,經吏部試後,僅授右內率府兵曹參軍這樣的小官,他非常失望。於是作了這首《初授官題高冠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