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高出鳥外,客到與雲齊。
樹點千家小,天圍萬嶺低。
殘虹掛陝北,急雨過關西。
酒榼緣青壁,瓜田傍綠溪。
微官何足道,愛客且相攜。
唯有鄉園處,依依望不迷。
譯文
西亭高高超出飛鳥以外,登上西亭便與浮雲相齊。
樹影點點千家顯得渺小,青天四圍萬嶺頓覺更低。
殘虹掛在陝州北麵天空,秋雨陣陣隨風飄過關西。
美酒幾壺靠在青崖旁邊,瓜田一片傍著綠色小溪。
身居微官本覺不足稱道,欣逢好友攜手同在一起。
隻有遠望遙遙長安故園,心中戀戀望去更覺清晰!
注釋
諸子:指詩人的各位友人。虢(guó)州:唐州名,在今河南省靈寶市南。西亭:虢州城西山上的亭子。觀眺(tiào):觀賞,眺望。
出鳥外:高出飛鳥之外。
天圍:蒼天籠罩。
殘虹:將要消失的彩虹。陝北:陝州以北。
關西:函穀關以西。
酒榼(kē):酒器。緣青崖:傍依著青青的山崖。
微官:小官。何足道:不值得稱道,不值得重視。
愛客:好友。相攜(xié):互相攜手,指同遊。
幹元二年(759)五月,岑參任為虢州長史。供職州縣,並非詩人所願。“縱橫皆失計,妻子也堪羞”(《題虢州西樓》),任職虢州期間,這種心情經常縈繞詩人心頭。這首詩即作於虢州任上,一次登西亭遠眺後有感而成此詩。
詩的一開頭點出登亭。第一句寫自下而上望去,西亭高出鳥外,從登前寫亭高。第二句寫登臨後向四周望,身與浮雲相齊,從登後寫字高。三、四兩句開始寫登亭後的“觀眺”。用山下的點點樹影,千村萬落和眼前的蒼天,腳下的群山烘托“亭高”,並構織出遼遠的畫麵。五、六兩句以西亭所見景物。點出登臨時的天氣。“殘虹”、“急雨”,都符合夏末秋初天氣特征,從而暗示“早秋”。
一“掛”一“過”,一靜一動,景象十分生動;而從“陝北”、“關西”兩個大的方位來寫,尤其符合登高的特點,場麵遼遠而開闊。七、八兩句由遠眺寫到近觀,均從顏色著筆來寫,陡峭“青壁”,彎彎“綠溪”,加上“灑榼”、“瓜田”,把山上山下風光寫得別有風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