畟畟良耜,俶載南畝。播厥百穀,實函斯活。或來瞻女,載筐及莒,其饟伊黍。其笠伊糾,其鎛斯趙,以薅荼蓼。荼蓼朽止,黍稷茂止。獲之挃挃,積之栗栗。其崇如墉,其比如櫛。以開百室,百室盈止,婦子寧止。殺時犉牡,有捄其角。以似以續,續古之人。
畟畟良耜,俶載南畝。播厥百穀,實函斯活。或來瞻女,載筐及莒,其饟伊黍。其笠伊糾,其鎛斯趙,以薅荼蓼。荼蓼朽止,黍稷茂止。獲之挃挃,積之栗栗。其崇如墉,其比如櫛。以開百室,百室盈止,婦子寧止。殺時犉牡,有捄其角。以似以續,續古之人。
譯文
犁頭入土真鋒利,先到南麵去耕地。百穀種子播田頭,粒粒孕育富生機。有人送飯來看你,挑著方筐和圓簍,裏麵裝的是黍米。頭戴手編草鬥笠,手持鋤頭來翻土,除草田畦得清理。野草腐爛作肥料,莊稼生長真茂密。揮鐮收割響聲齊,打下穀子高堆起。看那高處似城牆,看那兩旁似梳齒,糧倉成百開不閉。各個糧倉都裝滿,婦女兒童心神怡。殺頭黑唇大黃牛,彎彎雙角真美麗。不斷祭祀後續前,繼承古人的禮儀。
注釋
畟(cè)畟:形容耒耜的鋒刃快速入土的樣子。耜(sì):古代一種像犁的農具。
俶(chù):開始。載:“菑(zī)”的假借。載是“哉聲”字,菑是“甾聲”字,古音同部,故可相通。菑,初耕一年的土地。南畝:古時將東西向的耕地叫東畝,南北向的叫南畝。
實:百穀的種子。函:含,指種子播下之後孕育發芽。斯:乃。
瞻: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認為當讀同“贍給之贍”。
從《周頌·良耜》詩中,已經可以看到當時的農奴所使用的耒耜的犁頭及“鎛(鋤草農具)”是用金屬製作的,這是了不起的進步。在藝術表現上,這首詩的最大特色是“詩中有畫”。
全詩一章到底,共二十三句,可分為三層:第一層,從開頭到“黍稷茂止”十二句,是追寫春耕夏耘的情景;第二層,從“獲之挃挃”到“婦子寧止”七句,寫眼前秋天大豐收的情景;第三層,最後四句,寫秋冬報賽祭祀的情景。
詩一開頭展示在讀者麵前的是一幅春耕夏耘的畫麵:當春日到來的時候,男農奴們手扶耒耜在南畝深翻土地,尖利的犁頭發出了快速前進的嚓嚓聲。接著又把各種農作物的種子撒入土中,讓它孕育、發芽、生長。在他們勞動到饑餓之時,家中的婦女、孩子挑著方筐圓筐,給他們送來了香氣騰騰的黃米飯。炎夏耘苗之時,烈日當空,農奴們頭戴用草繩編織的鬥笠,除草的鋤頭刺入土中,把荼、蓼等雜草統統鋤掉。
《周頌·良耜》是在西周初期也就是成王、康王時期農業大發展的背景下產生的。與《周頌·載芟》,是《詩經》中的農事詩的代表作。《毛詩序》雲:“《載芟》,春藉田而祈社稷也。”“《良耜》,秋報社稷也。”一前一後相映成趣,堪稱是姊妹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