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朝采綠,不盈一匊。予發曲局,薄言歸沐。
終朝采藍,不盈一襜。五日為期,六日不詹。
之子於狩,言韔其弓。之子於釣,言綸之繩。
其釣維何?維魴及鱮。維魴及鱮,薄言觀者。
譯文
整天在外采藎草,采了一捧還不到。我的頭發亂蓬蓬,趕快回家洗沐好。
整天在外采蓼藍,一衣兜也沒采滿。本來說好五天歸,過了六天不回還。
此人外出去狩獵,我就為他裝弓箭。此人外出去垂釣,我就為他理好線。
他所釣的是什麽?鯿魚鰱魚真不錯。鯿魚鰱魚真不錯,竟然釣到這麽多。
注釋
綠(lù):通“菉”,草名,即藎草,又名王芻(chú),一年生草本,汁可以染黃。
終朝(zhāo):終日。一說整個早晨。
匊(jū):同“掬”,兩手合捧。
曲局:彎曲,指頭發彎曲蓬亂。
薄言:語助詞。歸沐:回家洗頭發。
藍:草名。此指蓼藍,可作染青藍色的染料。
襜(chān):護裙,田間采集時可用以兜物。《毛傳》:“衣蔽前謂之襜”,即今俗稱之圍裙。
五日:五天,並非確指。
此詩一、二兩章是實寫,詩中對事件實實在在的記述,蘊含了主人公心理活動的微妙變化。“終朝采綠,不盈一匊”,采綠者手在采菉,心已不知飛越幾重山水,心手既不相應,自然采菉難滿一掬。那麽所思所念是什麽,詩人並未直白,而是轉言“予發曲局,薄言歸沐”,卷曲不整的頭發當然不是因為沒有“膏沐”,而是“誰適為容”。
此時又要去梳洗,是因為君子隨時都可能出現在麵前。詩的第二章“五日為期,六日不詹”交待了原因。既然約定過五天就回家,在其後的時間裏女主人公當然要無心於采菉,留心於歸沐了。但“五日為期,六日不詹”還不僅僅是交待了女主人公反常行為的原因,同時還傳遞出了她心中一股濃濃的怨思。然而在“終朝采綠”這樣難捱的時間裏,女主人公的心中也有甜蜜的聯想,下文即有表現。
這是一位留守婦女思念出門在外的丈夫的詩。《毛詩序》以為“刺怨曠也。幽王之時多怨曠者也”。陳子展《詩經直解》把它看作“君子於役,過期不歸,婦女怨思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