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舟夜泊洞庭邊,燈火青熒對客船。朔風吹老梅花片,推開篷雪滿天。詩豪與風雪爭先。雪片與風鏖戰,詩和雪繳纏。一笑琅然。
譯文
入夜,洞庭湖上昏濛濛一片,客船孤零零地停泊在湖間。隻有岸上一盞青燈熒熒作閃,同我乘坐的小船遙遙相伴。艙外一陣陣北風肆逞著淫威,想必在無情地摧殘著梅花的花瓣。我禁不住推開船窗觀看,這才發現已是大雪漫天。頓時我詩興大作,迫不及待要同風雪爭先。雪片與暴風攪作一團,我的詩句又同飛雪互相糾纏。我朗聲大笑,心情無比暢然。
注釋
鏖戰:激戰。
繳纏:糾纏。
琅然:指笑聲朗朗的樣子。
小令前兩句交代了孤舟碇泊的背景:時間是入夜,地點是洞庭湖,遙岸青熒的燈火,襯出了客船的冷寂。“洞庭煙”、“燈火青熒”,形象、色彩都有如繪畫,足見作者駕馭語言及構築意境的純熟能力。孤舟無伴,船外又是昏茫茫一片,可想而知詩人隻能蜷縮在船艙中,從而自然地度入“舟中”的題麵。“朔風吹老梅花片”是意味深長的一筆。它補出了嚴冬的時令,還以其若實若虛的意象啟人尋繹。
在“夜泊洞庭邊”的迷茫夜色中,是不可能望見“梅花片”的,可見全句是詩人的一種主觀感覺。結合題目的“舟中”二字,則可發現此處的“朔風”,實是詩人在封閉的船艙中所獲得的聽覺印象。聽覺印象而產生視覺效果,反映了朔風的勁烈。這種強烈的風聲使作者生發了“吹老梅花片”的聯想,於是才有“推開篷”細看究竟的相應舉動,這樣看來,“朔風”在這裏還有陡至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