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相思·山一程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標簽: 抒情,思鄉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跋山涉水走過一程又一程,將士們馬不停蹄地向著山海關進發。夜已經深了,千萬個帳篷裏都點起了燈。
帳篷外風聲不斷,雪花不住,聲音嘈雜打碎了思鄉的夢,而相隔千裏的家鄉沒有這樣的聲音啊。

注釋 
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長水遠。
榆關:即今山海關,在今河北秦皇島東北。
那畔:即山海關的另一邊,指身處關外。
帳:軍營的帳篷,千帳言軍營之多。
更:舊時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約兩小時。風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風雪交加也。
聒(guō):聲音嘈雜,這裏指風雪聲。
故園:故鄉,這裏指北京。
此聲:指風雪交加的聲音。

譯文及注釋二

譯文
將士們不辭辛苦地跋山涉水,馬不停蹄地向著山海關進發。夜已經深了,千萬個帳篷裏都點起了燈。
外麵正刮著風、下著雪,驚醒了睡夢中的將士們,勾起了他們對故鄉的思念,故鄉是多麽的溫暖寧靜呀,哪有這般狂風呼嘯、雪花亂舞的聒噪之聲。

注釋
長相思。唐教坊曲,雙翅小令。又名《雙紅豆》。
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長水遠。
榆關:即今山海關,在今河北秦皇島東北;那畔:即山海關的另一邊,指身處關外。
千帳燈:皇帝出巡臨時住宿的行帳的燈火。千帳言軍營之多。
更:舊時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約兩小時。風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風雪交加也。
聒(guō):聲音嘈雜,這裏指風雪聲。

賞析

上片“山一程,水一程”,寫出旅程的艱難曲折,遙遠漫長。詞人翻山越嶺,登舟涉水,一程又一程,愈走離家鄉愈遠。這兩句運用反複的修辭方法,將“一程”二字重複使用,突出了路途的漫漫修遠。“身向榆關那畔行”,點明了行旅的方向。詞人在這裏強調的是“身”向榆關,那也就暗示出“心”向京師,它使我們想到詞人留戀家園,頻頻回首,步履蹣跚的情況。

“那畔”一詞頗含疏遠的感情色彩,表現了詞人這次奉命出行“榆關”是無可奈何的。

創作背景

公元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雲南平定,康熙帝出關東巡,祭告奉天祖陵。詞人隨從康熙帝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關。塞上風雪淒迷,苦寒的天氣引發了詞人對京師中家的思念,於是寫下了這首詞。

參考資料:
1、(清)納蘭性德著 .納蘭詞典評 :中國華僑出版社 ,2011.01 :第73頁 .
鑒賞

清初詞人於小令每多新創意境。這首《長相思》以具體的時空推移過程,及視聽感受,既表現景象的宏闊觀感,更抒露著情思深苦的綿長心境,是即小見大的佳作。

上片在“一程”又“一程”的複疊吟哦中,展示出與家園的空間阻隔不斷地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嚴重增大,空間感與鄉情構成尖銳衝突。正在這種行進方向和心緒逆反背離中駐營夜宿,“夜深千帳燈”,似是壯偉景觀,實乃情心深苦之寫。白日行軍,跋涉山水,到夜深時仍燈火通明,難入夢鄉,這是因思鄉而失眠。於是轉入下片鄉情思戀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