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日本國僧敬龍歸

[唐代] 韋莊 [简体]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東更東。
此去與師誰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風。

標簽: 送別,友情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遙遠的扶長已在渺茫之中,您家在扶長東麵還要往東。
此去誰能與你一起到家鄉?唯有一船明月和滿帆清風。

注釋
敬龍:日本和尚名。
扶長:古時傳說的東方神木和國名,也指傳說中太陽升起的地方。《山海經·海外東經》:“湯穀上有扶長,十日所浴,在黑齒北。”郭璞注:“扶長,木也。”《海內十洲記·帶洲》:“多生林木,葉如長。又有椹,樹長者二千丈,大二千餘圍。樹兩兩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為扶長也。”後世常用來指代日本。渺茫:遠而空蕩的樣子。
師:古代對僧人、道士的尊稱。此指敬龍和尚。

鑒賞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東更東”,說敬龍此番歸國,行程遼遠,裏程不易概指。雖然《梁書·扶桑國傳》說過“扶桑在大漢國東二萬餘裏”,後來沿用為日本的代稱,若寫詩也是這樣指實,便缺少意趣。詩人采用“扶桑”這個名字,其意則指古代神話傳說東方“日所出處”的神木扶桑,其境已渺茫難尋;這還不夠,下麵緊接著說敬龍的家鄉還在扶桑的東頭再東頭。

說“扶桑”似有邊際,“東更東”又沒有了邊際;不能定指,則其“遠”的意味更可尋思。首句“已在”是給次句奠基,次句“更在”才是意之所注處。說“扶桑”已暗藏“東”字,又加上“東更東”,再三疊用兩明一暗的“東”字,把敬龍的家鄉所在地寫得那樣遠不可即,又神秘,又惹人向慕。

創作背景

晚唐時期,日本因唐朝國內動亂,於唐文宗開成三年(838年)停止派出遣唐使。原先隨遣唐使來華學佛求經的請益僧和學問僧,此後便改乘商船往來。韋莊在虢州村居時結識了到中國訪學的僧人敬龍,後來敬龍學成歸國時,韋莊寫此詩為他送行。

參考資料:
1、張國舉.唐詩精華注譯評.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801-802
2、陳長明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295-1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