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如張

[唐代] 李賀 [简体]

錦襜褕,繡襠襦。
強飲啄,哺爾雛。
隴東臥穟滿風雨,莫信籠媒隴西去。
齊人織網如素空,張在野田平碧中。
網絲漠漠無形影,誤爾觸之傷首紅。
艾葉綠花誰剪刻?中有禍機不可測!

標簽: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披一身錦繡般的羽毛,一隻多麽令人喜愛的鳥。
努力地尋覓食物,把你巢中的小鳥喂飽。
田壟東邊風大雨急,把禾穗吹倒,別到壟西去,不要聽信籠媒鳥的鳴叫。
齊國人擅長織透明如空的羅網,那平原綠野的地方有羅網籠罩。
那網絲的形影難以看到,觸上它會頭破血流難以脫逃。
誰刻剪的艾葉綠花偽裝網上多巧妙,裏麵藏著致禍的機關實難預料。

注釋
艾如張:漢樂府舊題,屬於鐃歌十八曲。題目字義為:割除草木,張網捕鳥。
襜褕:對襟單衣。
襠襦:褲子。這兩句用錦繡的衣服以比喻鳥的美麗羽毛。
雛:幼鳥.
臥穟:臥倒的莊稼。
籠媒:把鳥關在籠子裏,用來誘捕別的鳥。
齊:今山東一帶。相傳齊人善於捕鳥捉魚。素空:透明的天空。
平碧:平原碧野。
漠漠:廣布的樣子。
傷首紅:傷害得頭破血流。

賞析

在古人的詠物詩中,有一些純然吟詠客觀事物的種種情狀,而沒有詩人的寄托寓意;但更多的是,“詠物”隻是一種表現手法,詩中借物寄托著詩人深刻的寓意或者感慨。後者與現代的寓言詩很相似。李賀這首《艾如張》就是這樣的作品。

這首詩會令人感到十分詫異:一位二十多歲的青年人,竟然會對社會上險惡機詐有如此深刻的認識。他深邃的政治眼光和卓越的見識使讀者深感佩服。全詩通過對小鳥要警惕捕鳥人的機巧的勸告,寫出了人世的險惡不測,表達了詩人對險惡奸詐現實的憎惡。

創作背景

這首詩的寫作時間不能確考,但從詩的內容感情來看,很有可能是應進士舉被攻擊之後創作的。有人認為這首詩當作於唐憲宗元和六年(811年)至八年(813年)李賀任職京師期間。

參考資料:
1、閔澤平.李賀全集匯校匯注匯評.武漢:崇文書局,2015:193-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