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秋,一簾疏雨暗西樓,黃花零落重陽後,減盡風流。對黃花人自羞,花依舊,人比黃花瘦。問花不語,花替人愁。
譯文
在可悲可歎的秋天,簾外稀稀落落的秋雨使西樓變得昏暗幽寂。重陽節後,菊花漸漸凋零,失去了當初的風流韻致。然而麵對菊花,人更覺羞慚。花還是同去年的花一樣,可是人卻比菊花還要憔悴消瘦。將心事說與花聽,花默默無語,卻暗自替人惆悵。。
注釋
殿前歡:曲牌名,又名《風將雛》,元曲還名 《鳳引雛》、《燕引雛》、《小婦孩兒》。雙調,四十二字,前片三平韻、通葉一仄韻,後片兩平韻、通葉兩仄韻。
黃花:菊花。
減盡風流:減去美好的風光。
人比黃花瘦:移用李清照《醉花陰》詞句。
問花不語:仿用歐陽修《蝶戀花》詞中“淚眼問花花不語”句意,合下句意思是說: 將自己的心事問花,花不回答,暗自替人惆悵。
張養浩在官場中生活了三十多年,為百姓做好事,但是長時間的仕途令他厭倦,於是剛逾中年,他便辭官歸隱,放下了朝政的擔子。此曲是張養浩久曆官場之後所做。
此曲所要描寫的不是菊的高潔,而是作者對自己生存狀態的喟歎。重陽過後,菊花零落,作者麵對零落的菊花,不禁以物擬我,而且自覺比菊還要羞愧三分。此曲讚揚了菊花不畏風霜的堅強品格。此曲詞明白如話,表現曲的“貴淺顯”的特色。它宛轉相生,一波三折,一層深入一層,“問花不語,花替人愁。
“可憐秋,一簾疏雨暗西樓,黃花零落重陽後,減盡風流。”是說西風碎減葉飄零,作者推開了窗子,映入眼目的不是一簾幽夢,而是淒風疏雨,從樓瓦淌下,化作雨簾。重陽節後,菊花凋零,曾經鮮豔奪目的花朵已落去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