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於規林·其二

自古歎行役,我今始知之。
山川一何曠,巽坎難與期。
崩浪聒天響,長風無息時。
久遊戀所生,如何淹在茲。
靜念園林好,人間良可辭。
當年詎有幾?縱心複何疑!

標簽: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自古悲歎行役苦,我今親曆方知之。
天地山川多廣闊,難料風浪驟然起。
滔滔巨浪震天響,大風猛吹不停止。
遊宦日久念故土,為何滯留身在此!
默想家中園林好,世俗官場當告辭。
人生壯年能多久?放縱情懷不猶疑!

注釋
行役:指因公務而在外跋涉。《詩經·魏風·涉站):“嗟!予子行役,夙夜無已。”
一何:多麽。曠:空闊。
巽(xùn)坎:《周易》中的兩個卦名,巽代表風,坎代表水。這裏借指風浪。難與期:難以預料。與:符合。
崩浪:滔天巨浪。聒(guó)天響:響聲震天。聒:喧擾。長風:大風。
遊:遊宦,在外做官。所生:這裏指母親和故鄉。
淹:滯留。茲:此,這裏,指規林。
人間:這裏指世俗官場。

創作背景

此詩寫於東晉隆安四年(400年),作者陶淵明三十六歲。作者此時在荊州刺史桓玄的幕府中任職。此前,陶淵明奉桓玄之命出使京都建康(今南京市),完成使命後,返途中路過江西,準備順道回家省親,然而被風阻在途中。這首詩就是寫在途中受阻時的情景。

參考資料:
1、孟二冬.陶淵明集譯注及研究.北京:昆侖出版社,2008:100-103
賞析

與第一首詩相比,第二首詩寫得更精煉一些,全詩僅十二句,集中表達了陶淵明厭倦仕途、依戀田園的思想感情。第二首詩是真實動人的述懷詩。詩人對做官不感興趣,下決心要辭別官場。

“自古歎行役,我今始知之”。做官有行役之勞,在交通不發達的古代,尤其苦。所以陶淵明得出結論說:“自古歎行役”。然而,行役者究竟有些什麽可歎的苦,陶淵明以往並無切身體驗。可當他為桓玄當差,奔波於建康和江陵之間,不遠千理,其間的艱難險阻可以說是“備嚐之矣”,所以他感慨道:“我今始知之”。這裏,言未盡意,詩人的心裏是在說:行役當差的苦頭我嚐夠了,誰還想迷戀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