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暈嬌花濕欲流,簟紋燈影一生愁。夢回疑在遠山樓。
殘月暗窺金屈戍,軟風徐蕩玉簾鉤。待聽鄰女喚梳頭。
譯文
女子含淚的模樣,好像嬌花帶雨,俏麗的色澤像要化在水中流淌開來的樣子。葦席上、燈影裏,藏著她一生的愁緒。夢醒之後,恍惚自己仍在夢中的樓頭等待良人歸來。
殘月默默映照在大門的搭環上,柔風吹過簾鉤輕輕搖蕩,再也無法入睡了,唯有等待天明,等鄰家的女伴來喚自己一同梳妝。
注釋
浣溪沙: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名。正體格律為:雙調,四十二字,上為三句三平韻,下為三句兩平韻。
湘真:即陳子龍,字臥子,號大樽、軼符,鬆江華亭(今上海鬆江)人,明末幾社領袖,文壇名士,於易代之際抗清被俘,投水殉難,有《湘真閣存稿》一卷,其中有《浣溪沙·五更》一首。和(hè)韻,指和他人詩詞,仍用原韻。
微暈(yùn):指天色初曉。
簟(diàn)紋燈影:寫相思難眠的樣子。
納蘭性德的這首追和之作,可能是為思念亡妻而作,具體創作時間不詳。
此詞刻畫了一個生活憂愁無緒、百無聊賴而徹夜難眠的女子。全詞色彩華美,辭藻豔麗,語淺情深,含蓄有味。
此詞上片首句“微暈嬌花濕欲流”寫夢中情景,以“濕欲流”寫花飽蘸露水、晶瑩可愛的樣子寫出“嬌花”模樣。“簟紋燈影一生愁。夢回疑在遠山樓”,夢醒之時,對孤燈,輾轉床席,愁思無限。
下片“殘月暗窺金屈戍,軟風徐蕩玉簾鉤”二句寫夜景,末句“待聽鄰女喚梳頭”蕩開一筆,淡淡作結,別具一格,顯出長夜失眠之人的百無聊賴。
全詞著力描繪女子之慵懶情態,色彩華美,辭藻豔麗,語淺情深,含蓄有味,比陳子龍原作脂粉更重,綺思更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