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饒睡昏昏然,不獨夜短晝分眠。
桃花氣暖眼自醉,春渚日落夢相牽。
故鄉門巷荊棘底,中原君臣豺虎邊。
安得務農息戰鬥,普天無吏橫索錢。
譯文
二月裏總是嗜睡,人也昏昏沉沉;但不獨獨是因為夜短才使人在大天白日裏睡眠。
桃花開了,氣候暖和了,滿眼春光不由令人心醉了。直到春水邊落日下沉仍然在被魂夢相牽。
夢中故鄉的門巷已被掩埋在蓬蒿亂草之底,那中原的君臣被困伏在一些豺狼虎豹的身邊。
什麽時候才能消除戰亂,讓老百姓安心種田,普天下再沒有虎狼之吏橫征暴斂,殘酷地向老百姓搜刮錢財呢?
注釋
饒睡:貪唾。
不獨:不僅。晝分:正午。
眼自醉:形容眼自閉。
春渚(zhǔ):春日的水邊,亦指春水。夢相牽:猶言尚末睡醒。
荊棘(jīng jí):叢生多刺的灌木。
豺(chái)虎:指入侵的外族、割據的藩鎮、擅權的宦官等。
安得:那得。務農:從事生產。
橫索錢:勒索錢物。
公元766年(大曆元年),杜甫流離到夔州,寫下了著名的七律組詩《秋興八首》,抒發了他“孤舟一係故園心”和“每依北鬥望京華”的家國之思。這首寫於公元767年(大曆二年)的《晝夢》詩,很好地表現了杜甫旅居夔州時的心態。
首兩句寫詩人的“饒睡”,不隻是由於春夜的短暫。三四兩句進一步寫“饒睡”的程度,直到黃昏還依稀未醒。五六兩句才寫出詩人晝眠不醒的緣由;夢中所見,其實正是現實的反映。結尾兩句則是詩人醒來之後的愁思和願望。詩人巧妙地借說晝夢,將自己晚年憂國思家的強烈感情抒發出來,於自然流轉中凝聚深厚的意緒,很能表現杜甫晚年詩風沉鬱蒼茫的特色。此詩用比興手法較多,末以議論作結,寫得氣勢蒼莽,在杜律中別開生麵。
“二月饒睡”四句,解釋晝寢入夢的緣由。冬至以後,白晝漸長,黑夜日短,二月桃花盛開,蜂蝶成群,暖意融融,催人昏昏欲睡。除此之外,前四句詩還說明一個問題,即詩人神誌倦怠。造成這種倦怠的原因固然很多,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操心焦慮,積勞成疾。杜甫平生憂念家國,身值亂離,憂思更深。詩人不說自己如何關懷時事,積勞成疾,反說自己如宰予一樣碌碌無為,白日深睡,還推說“桃花氣暖眼自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