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蠡湖中望廬山

太虛生月暈,舟子知天風。
掛席候明發,渺漫平湖中。
中流見匡阜,勢壓九江雄。
黤黕凝黛色,崢嶸當曙空。
香爐初上日,瀑水噴成虹。
久欲追尚子,況茲懷遠公。
我來限於役,未暇息微躬。
淮海途將半,星霜歲欲窮。
寄言岩棲者,畢趣當來同。

標簽: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天上的月亮繞生光暈,船工知道即將要起風。
張掛起風帆等候天亮,泊船在浩渺的平湖中。
船行中流突然現匡廬,威鎮九江氣勢正豪雄。
暗黑的山體凝成黛色,崢嶸的山勢屹立曙空。
香爐峰升起一輪紅日,飛瀑映照幻化成彩虹。
很久就想去追隨尚子,況且到此緬懷起遠公。
我限於此次行役匆忙,不曾有片刻休憩山中。
淮海的路途不及一半,星轉霜降又要到年冬。


寄言棲隱山林的高士,此行結束來隱與君同。

鑒賞

孟浩然寫山水詩往往善於從大處落筆,描繪大自然的廣闊圖景。第一二兩句就寫得氣勢磅礴,格調雄渾。遼闊無邊的太空,懸掛著一輪暈月,景色微帶朦朧,預示著“天風”將要來臨。“月暈而風”,這一點,“舟子”是特別敏感的。這就為第三句“掛席候明發”開辟了道路。第四句開始進入題意。雖然沒有點明彭蠡湖,但“渺漫”這個雙聲詞,已顯示出煙波茫茫的湖麵。

“中流見匡阜,勢壓九江雄”,進一步扣題。“匡阜”是廬山的別稱。作者“見匡阜”是在“中流”,表明船在行進中,“勢壓九江雄”的“壓”字,寫出了廬山的巍峨高峻。“壓”字之前,配以“勢”字,頗有雄鎮長江之濱,有意“壓”住滔滔江流的雄偉氣勢。這不僅把靜臥的廬山寫活了,而且顯得那樣虎虎有生氣。以下四句,緊扣題目的“望”字。浩渺大水,一葉扁舟,遠望高山,卻是一片“黛色”。

創作背景

孟浩然於開元二十四年(736)出遊湘贛,這首詩當作於詩人為張九齡幕府從事時因公出差經彭蠡湖(即今江西鄱陽湖)往揚州途中。

參考資料:
1、張國舉 等.唐詩精華注譯評.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62-64
2、李景白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3: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