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探梅

老去惜花心已懶,愛梅猶繞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無花態度,全有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帶溪雲。醉中渾不記,歸路月黃昏。

標簽: 梅花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老來惜花之心雖已減,愛梅還繞江村去探尋。玉溪梅花一枝先報春。毫無花兒柔媚嬌豔的姿態,潔白雅淡全然是雪精神。
欣賞青山秀色已嫌多餘,隻為梅花寫下清新詞句。竹林下流水帶走水上雲。酒醉中全然記不得,回家路上月出天黃昏。

注釋
臨江仙:詞牌名,原唐教坊曲,雙調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平韻。
老去:謂人漸趨衰老。心已懶:情意已減退。
一枝先破:春天梅花先開。一枝,指梅花。破,綻開,開放。玉溪:水名,即江西信江,信江在玉山縣境叫玉溪。
花態度:謂花的柔媚之態。態度,姿態。
雪精神:如雪一樣高潔的精神。
剩向:盡向。餐秀色:秀色可餐,極讚婦女容色之美,也可用以形容山川秀麗,此取後義。

賞析

這首詞題旨在次句“愛梅”二字。故全篇將人與梅層層夾寫,寫出梅之幽姿逸韻,及詞人對梅花的鍾情留連,也就展示了作者的情趣和人格。

起句:“老去惜花心已懶”,用筆逆入,以掃為生。次句“愛梅猶繞江村”,“猶”字與“已”字相對,突出梅花與眾卉之不同。年齒老大,無意賞花,乃人情之常,然而不能忘情者,唯梅而已。陸遊詠梅詞雲“幽姿不入少年場”,把少年繁華與爛漫花事並提,可見烈士暮年,偏賞梅花,有同嗜焉。下三句寫所見梅花。“一枝先破玉溪春”,言眼前梅花一枝斜出,打破了春色閉鎖的局麵,透露了春之消息。

創作背景

神宗淳熙九年(1182)至光宗紹熙三年(1192),稼軒落職閑居,在江西上繞北靈山下的帶湖十易寒暑。據鄧廣銘《稼軒詞編年箋注》,這首《臨江仙》即作於此時。

參考資料:
1、鄧廣銘.辛棄疾詞鑒賞:齊魯書社,198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