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山皆種麥,有水皆種秔。
牛領瘡見骨,叱叱猶夜耕。
竭力事本業,所願樂太平。
門前誰剝啄?縣吏征租聲。
一身入縣庭,日夜窮笞搒。
人孰不憚死?自計無由生。
還家欲具說,恐傷父母情。
老人儻得食,妻子鴻毛輕。
有山皆種麥,有水皆種秔。
牛領瘡見骨,叱叱猶夜耕。
竭力事本業,所願樂太平。
門前誰剝啄?縣吏征租聲。
一身入縣庭,日夜窮笞搒。
人孰不憚死?自計無由生。
還家欲具說,恐傷父母情。
老人儻得食,妻子鴻毛輕。
譯文
所有的山坡都種上了麥子,所有的水田都種上了水稻。
牛的頸部被磨破成瘡,露出骨頭,仍大聲嗬斥它連夜耕地。
從事農業就要竭盡全力,隻想要過上安穩快樂的日子。
門前是誰在急促的敲門呀?是縣吏一聲聲催促著把租稅交。
我被抓進那縣府衙門,倍受刑杖拷打之苦。
普天之下有誰不懼怕死亡呢?心中估量我怕是性命難保。
放還家中想向家人詳細說出,又怕傷害父母之情。
唉!如果老人們能吃飽,妻子兒女的生命也隻好視作鴻毛。
該詩作於公元1195年(宋寧宗慶元元年)暮春時節,當時陸遊已71歲,在山陰三山別業。作者在農村生活多年,又親自參加農業勞動,對農民疾苦懷有深刻同情。於是作者便借農民口吻,創作了該詩。
本詩以白描手法,站在一位農民的角度,反映他如何日夜勞動,向往過太平日子,但又受到官府濫征暴斂,以致無以維生的血淚遭遇。本詩一共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前六句為第一部分,寫出農民辛勤勞作、心盼安慰的生活要求。農民隻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地製宜地耕種莊稼。犁牛頸背被日夜軛住,以致磨爛成瘡,露出骨頭。馬、牛等家畜是農民的重要生產資料,農家視為至寶而百般愛護,何以傷害至此,聯係“妻子鴻毛輕”句可知,父子、夫婦尚且不能相保,更何況是牲畜於此可見生存之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