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斜川

辛醜正月五日,天氣澄和,風物閑美,與二三鄰曲,同遊斜川。臨長流,望曾城,魴鯉躍鱗於將夕,水鷗乘和以翻飛。彼南阜者,名實舊矣,不複乃為嗟歎。若夫曾城,傍無依接,獨秀中皋,遙想靈山,有愛嘉名。欣對不足,率共賦詩。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各疏年紀鄉裏,以記其時日。

開歲倏五日,吾生行歸休。

念之動中懷,及辰為茲遊。

氣和天惟澄,班坐依遠流。

弱湍馳文紡,閑穀矯鳴鷗。

迥澤散遊目,緬然睇曾丘。

雖微九重秀,顧瞻無匹儔。

提壺接賓侶,引滿更獻酬。

未知從今去,當複如此不?

中觴縱遙情,忘彼千載憂。

且極今朝樂,明日非所求。

標簽: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正月初五辛醜日,天氣晴朗和暖,風光景物寧靜優美。我與兩三位鄰居,一同遊覽斜川。麵對悠然遠逝的流水,眺望曾城山。夕陽中,魴魚,鯉魚歡快地躍出水麵,鱗光閃閃;水鷗乘著和風自由自在地上下翻飛。那南麵的廬山久負盛名,我已很熟,不想再為它吟詩作賦。至於曾城山,高聳挺拔,無所依傍,秀麗地獨立於平澤之中;遙想那神仙所居的昆侖曾城,就更加喜愛眼前這座山的美名。

如此欣然麵對曾城賞景,尚不足以盡興,於是即興賦詩,抒發情懷。歲月流逝不返,使我感到悲傷;美好的年華離我而去不再停留,使我內心哀痛。各位遊伴分別寫下年齡、籍貫,並記下這難忘的一天。

創作背景

辛醜是隆安五年(401年),這年陶淵明三十七歲。而根據逯欽立考證,辛醜應為“辛酉”,此詩當作於晉安帝義熙十年(414年),歲次甲寅,作者年五十歲。正月五日,“天氣澄和,風物閑美”,他和二三鄰裏,偕遊斜川。作者不禁欣慨交心,悲喜集懷。因創作此詩。

參考資料:
1、吳小如 等.漢魏六朝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487-488
鑒賞

這詩真實記錄了作者剛入半百之年的一時心態。

詩開頭四句寫出遊的緣由。張衡《思玄賦》說:“開歲發春。”隨著新歲來臨,詩人已進入五十之年(有的刻本“五十”作“五日”,未可從)。古人說:“人上壽百歲。”(《莊子·盜蹠》)由此常引出人們“生年不滿百”的慨歎。進入五十,正如日已過午,歲已入秋,是極足警動人心的。孔融就曾說過:“五十之年,忽焉已至。”(《論盛孝章書》)首句用“倏”,意也正同,都表現出不期其至而已至、亦驚亦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