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奴縛雞向市賣,雞被縛急相喧爭。
家中厭雞食蟲蟻,不知雞賣還遭烹。
蟲雞於人何厚薄,我斥奴人解其縛。
雞蟲得失無了時,注目寒江倚山閣。
譯文
小奴綁縛了雞子預備上市出售,雞兒被縛急了正喧叫掙紮不停。
家裏人最討厭雞兒食蟲又啄粟,未想到雞兒賣出難逃宰烹厄運。
昆蟲雞子與人有什麽厚薄可言,我責備那小奴快解繩放雞一命,
啊,雞與蟲的得失無終無了啊,我倚樓閣注目寒江而思潮難平。
注釋
喧爭:吵鬧爭奪。
食蟲蟻:指雞飛走樹間啄食蟲蟻。
斥:斥責。
得失:指用心於物。無了時:沒有結束的時候。
山閣:建在山中的亭閣。
《縛雞行》大約在公元766年(代宗大曆元年)夏曆歲暮作於夔州西閣。
詩人於偶然之中,看到家中小仆人正在捆雞,要拿到市上去賣,而雞被捆得著急,邊叫邊掙紮,似乎在向人提出抗議。“相喧爭”三字,將小雞人格化,使縛雞這個細節充滿了生動活潑的生活情趣。詩人一詢問,原來是因為家中的人怕雞吃掉螞蟻之類的小蟲,有傷生靈,所以要賣掉它。然而詩人仔細一想,雞賣出去不是也要遭受宰殺的厄運嗎?為什麽人對蟲子要施以厚恩,而對雞卻要報以刻薄呢?詩人對此似有所悟,立即命令小仆人解縛放雞。
此詩當是大曆元年(766)冬西閣所作。詩人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而衰之際,至玄肅兩代的宮廷政變,下至大小軍閥割據、爭奪。他逃難棲身四川,數經戰亂,曆盡滄桑,詩人自不免鄙視這人世間的作為,而以雞蟲為喻,創作了這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