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月圓·茫茫大塊洪爐裏

[元代] 劉因 [简体]

茫茫大塊洪爐裏,何物不寒灰。古今多少,荒煙廢壘,老樹遺台。

太行如礪,黃河如帶,等是塵埃。不須更歎,花開花落,春去春來。

標簽: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這茫茫的大地既然經過了造物主爐火的冶煉,怎能不帶上寒頹衰冷的外觀?你看古往今來滄海桑田,但隻見廢棄的兵壘上彌漫著野煙,古台的遺址上樹木參天。
放目遠眺,太行山脈就像長長的磨刀石,黃河也縮成了帶子一般,它們都混跡於塵埃之間。用不著更生悲歎,說那花兒開了又落,春天去了又返。

注釋
大塊:大地,大自然。
洪爐:造物主的冶爐。
壘:用於戰守的工事。
太行:山脈名,在黃河北,綿亙山西、河南、河北三省。
礪:磨刀石。
黃河如帶:《史記》載漢高祖劉邦曾在封爵時有誓言,有“使河如帶,泰山若厲(礪)”語,意謂即使黃河變成了狹窄的衣帶,泰山變成細平的磨刀石,國祚依然長久。後人因有“帶礪山河”的成語。此處僅在字麵上借用了《史記》的成句。
等是:同樣是。

創作背景

元代至元十九年(1282年),劉因拜為承德郎、右讚善大夫,不久因母疾辭歸,專研理學,該小令就創作於此時期。

參考資料:
1、趙其鈞.《元曲舉要 》: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4年:33頁
鑒賞

這是一首登臨之作,具體的地點已不可詳,總之是太行、黃河地區的一所古台,附近還有廢棄的軍事工事,氣象十分荒涼。

上片以“茫茫大塊洪爐裏”開頭,作者並不直接從具體的景觀著手,而是擴大到無垠的空間,也就是一片天地洪荒的景象。同樣,在點出眼前的廢壘遺台時,複用“古今多少”的感慨,又將時間從眼下的登台時分有意識地無限擴展。這種蒼茫、深沉的心緒,使讀者自然而然體會到作者登臨所覽的荒敗,且意識到此非天然而乃人為,也即是政治和戰爭所造成的破壞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