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說東都事,添人白發多。
寢園殘石馬,廢殿泣銅駝。
胡運占難久,邊情聽易訛。
淒涼舊京女,妝髻尚宣和。
譯文
聊起了汴京舊事,使人頭上的白都增多。
皇帝陵寢前的石馬殘敗,荒廢的宮殿外銅駝泣下如河。
推算胡人的氣運難以長久,邊地傳來的情報大多錯訛。
我這個舊時京城的女子無比淒涼,仍保留著宣和年間的梳妝衣著。
注釋
東都:北宋的京城汴粱。
寢園:北宋皇帝的陵墓。殘石馬:黃帝陵基前的陳列物都已被摧殘。
廢殿:北宋皇帝住的宮殿也遭到破壞。泣銅駝:西晉索靖預見天下將要大亂,指著洛陽宮殿前陳列的銅製駱駝說:“會見汝在荊棘中耳”已而西晉不久被匈奴劉聰滅亡。
訛(é):錯誤。
舊京:指汴梁。
妝髻(jì):一種都式。宣和:宋徽宗年號(1119—1125)。
這是一個從北方、從金人統治下南逃的人,懷著沉痛的心頭,訴說故都及其附近荒涼景況和自己的悲慘經曆。詩歌通篇都是這位“北來人”說的話,詩人沒有出麵鋪敘事件、描繪場景,也沒有穿插任何評判的語言,而詩人的思想感頭完全可從北來人的敘述中體會出來。這樣的敘事詩,顯然是從杜甫“三吏”、“三別”一類的詩化出。這兩首五律,記錄了一個從金人統治的北方南逃的人的血淚控訴。
第一首描述北宋都城汴梁被占後的狀況。開頭“試說”二字含義深婉,隱約透露主人公不願說、不忍說的悲抑心境。從而表明他的訴說是應別人的要求,不得已而為之的。這樣,一箭雙雕,寫說者也就寫了聽者。聽者身居東南,心裏卻老是惦記著北方的骨肉同胞,急欲知道他們的近況;對於故都汴梁,更是魂牽夢縈,一往頭深。麵對這樣的問訊者,“北來人”訴說著,帶著撕心裂肺的痛苦,以致白發頻添,憂傷至極。
南宋後期,政治更加黑暗,統治者以“歲幣”換苟安,忘記了論陷多年的大好河山。詩人於是寫下這組詩以抒悲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