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草·飲

[元代] 白樸 [简体]

長醉後方何礙,不醒時有甚思。糟醃兩個功名字,醅渰千古興亡事,曲埋萬丈虹霓誌。不達時皆笑屈原非,但知音盡說陶潛是。

標簽: 愛國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長醉以後沒有妨礙,不醒的時候有什麽可以想的呢?用酒糟醃漬了功名二字,用濁酒淹沒了千年來的興亡史事,用酒曲埋掉了萬丈淩雲壯誌。不識時務的人都笑話屈原不應輕生自盡,但知己的人都說陶淵明歸隱田園是正確的。

注釋
飲:此曲一說係範康(字子安)所作,曲題《酒》。
“長醉後”二句:長期昏醉有什麽掛礙,昏睡不醒有什麽思慮。化用《楚辭·漁父》中“舉世皆濁我獨清,世人皆醉我獨醒”語意。方何礙:卻有什麽妨礙,即無礙。方,卻。有甚思:還有什麽思念?
“糟醃”三句:言酒把個人的功名,千古的興亡,無限的壯誌都埋葬了。糟醃:用酒糟醃漬。醃,這裏有玷汙的意思。醅(pēi)渰(yān):用濁酒淹沒。渰:同“淹”。

賞析

此詞寫飲酒,充滿醉語。醉語多為醒言,它曲折而又含蓄地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這正是此首小令的“關竅”所在。

白樸的這首小令表現了不思自思、欲罷不能的那樣一種格外強烈的興亡之慨、感傷意緒。“長醉”、“不醒”兩句,表麵上好像在說:醉處夢中,無憂無慮,一切都可以棄之腦後,“今覺而昨非,得意而忘言”,似乎作者大徹大悟了。然而,其中更含著作者內心深深的隱痛:醉也好,睡也好,畢竟有時有限,人生畢竟醒時多,醉時少,醉中“無礙”醒時“礙”,夢中“無思”醒來“思”,說是“無礙”,道是“無思”,恰恰說明“心病”正在於此。

創作背景

白樸之係於文酒,也有著其特殊的底蘊和內涵。個人的遭逢離亂,“山河之感,禾黍之悲”,不能不使作家痛心疾首,憤恨滿腔。白樸的“勸飲”,正是充滿著家國之痛,興亡之感,似乎隻有酒,才能排遣他心中的淒涼和愁悶。這正是白樸創作此詞的契機。

參考資料:
1、蔣星煜 等.元曲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