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來萬事同,今朝岐路忽西東。
皇恩若許歸田去,晚歲當為鄰舍翁。
譯文
二十年來曆經滄桑患難相同,今天忽然歧路分別各自西東。
如果皇恩浩蕩允許回家種地,晚年就日夕相處做鄰居老翁。
注釋
夢得:即唐代文學家劉禹錫,“夢得”是他的字。
二十年來:柳宗元和劉禹錫二人同時中進士,到作此詩時已度過了二十二個春秋。
岐(qí)路:岔路。《列子·說符》:“楊子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又請楊氏之豎追之。楊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眾?’鄰人曰:‘多岐路。’”
皇恩:皇帝的恩德。《文選·張衡〈西京賦〉》:“皇恩溥,洪德施。”李善注:“皇,皇帝。”歸田:謂辭官回鄉務農。
這首詩當作於唐憲宗元和十年(815年)。唐憲宗元和九年(814年),柳宗元和劉禹錫同時奉詔從各自的貶所永州、朗州回京,次年三月又分別被任為遠離朝廷的柳州刺史和連州刺史,一同出京赴任,至衡陽分路。柳宗元共作詩三首贈劉禹錫,這是第二首,故題名《重別夢得》。
這首詩寫臨岐敘別,情深意長,不著一個愁字,而在表麵的平靜中蘊蓄著深沉的激憤和無窮的感慨。“二十年來萬事同”,七個字概括了他與劉禹錫共同經曆的宦海浮沉、人世滄桑。二十多年來,他們在永貞改革的政治舞台上“謀議唱和”、力革時弊,後來風雲變幻,二人同時遭難,遠謫邊地;去國十年以後,二人又一同被召回京,卻又再貶遠荒。共同的政治理想把他們的命運緊緊聯係在一起,造成了這一對摯友“二十年來萬事同”的坎坷遭遇。
然而使詩人慨歎不已的不僅是他們個人出處的相同,還有這二十年來朝廷各種弊政的複舊,劉禹錫深深理解柳宗元的這種悲哀,所以在答詩中抒發了同樣的感慨:“弱冠同懷長者憂,臨岐回想盡悠悠。”他們早年的政治革新白白付之東流,今朝臨岐執手,倏忽之間又將各自東西,撫今追昔,往事不堪回首。“今朝”二字寫出了詩人對最後一刻相聚的留戀,“忽”字又點出詩人對光陰飛逝、轉瞬別離的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