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

[唐代] 王維 [简体]

積水不可極,安知滄海東。
九州何處遠,萬裏若乘空。
向國唯看日,歸帆但信風。
鼇身映天黑,魚眼射波紅。
鄉樹扶桑外,主人孤島中。
別離方異域,音信若為通。

標簽: 送別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遼闊的大海不能達到它的盡頭,怎麽才能知道大海以東的地方是什麽樣?
中華九州離哪裏最遠?相隔萬裏之遙好像在天空一樣。
麵對著你的國家隻要看太陽升起,回國的帆船隻有等待定期的信風。
海中的大鱉身影把天都遮黑了,魚的眼睛把大海的波浪都照紅了。
故鄉的樹木在扶桑國的大地上,而你家住在那孤島之中。
我們分別之後就要天各一方,怎麽才能夠互通音信呢!

注釋
晁衡,原名仲滿、阿倍仲麻呂,日本人。公元717年(唐玄宗開元五年)隨日本遣唐使來中國留學,改名為晁衡。曆仕三朝(玄宗、肅宗、代宗),任秘書監、兼衛尉卿等職。大曆五年卒於長安。天寶十二載,晃衡乘船回國探親。
極:盡頭。引申為達到極點、最大限度。
安知:怎麽知道。
滄海東:東遊以東的地方,這裏指日本。
鼇(áo):傳說中的海中大龜,—說大鱉。
鄉樹:鄉野間的樹木。

創作背景

公元717年(唐玄宗開元五年)隨日本遣唐使來九州留學,改姓名為晁衡。曆仕玄宗、肅宗、代宗三朝,任秘書監,兼衛尉卿等職。大曆五年卒於長安。天寶十二載,晃衡乘船回國探親。臨行前,玄宗、王維、包佶等人都作詩贈別,表達了對這位日本朋友深摯的情誼,其中以王維這一首寫得最為感人。

參考資料:
1、劉德重 等 .唐詩鑒賞辭典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3 :164-165 .
賞析

古代贈別詩通常以交代送別的時間、地點、環境發端,借景物描寫來烘染離情別意。這首詩不同,開頭便是一聲深沉的慨歎:茫茫滄海簡直不可能達到盡頭,又怎麽能知道那滄海以東是怎樣一番景象呢!突如其來,噴薄而出,令人心神為之一震。三四兩句一問一答,寄寓詩人深情:九州以外,哪裏最為遙遠?恐怕就要算迢迢萬裏之外的日本了。友人要去那裏,真象登天一樣難。

頭四句極寫大海的遼闊無垠和日本的渺遠難即,造成一種令人惆悵、迷惘、惴惴不安的濃重氛圍。

接下來四句,是寫想象中友人渡海的情景。在當時的科學水平和技術條件下,橫渡大海到日本去是一種極為冒險、生死未卜的事情。通常是正麵實寫海上的景象,諸如氣候的無常、風濤的險惡等等,借以表達對航海者的憂慮和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