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糧杖輕策,懷遲上幽室。
行源徑轉遠,距陸情未畢。
澹瀲結寒姿,團欒潤霜質。
澗委水屢迷,林迥岩逾密。
眷西謂初月,顧東疑落日。
踐夕奄昏曙,蔽翳皆周悉。
蠱上貴不事,履二美貞吉。
幽人常坦步,高尚邈難匹。
頤阿竟何端,寂寂寄抱一。
恬如既已交,繕性自此出。
裹糧杖輕策,懷遲上幽室。
行源徑轉遠,距陸情未畢。
澹瀲結寒姿,團欒潤霜質。
澗委水屢迷,林迥岩逾密。
眷西謂初月,顧東疑落日。
踐夕奄昏曙,蔽翳皆周悉。
蠱上貴不事,履二美貞吉。
幽人常坦步,高尚邈難匹。
頤阿竟何端,寂寂寄抱一。
恬如既已交,繕性自此出。
譯文
準備好食物拿起手杖,蜿蜒曲折的爬上風景清幽之地。
沿著小路向溪流的源頭越走越遠,到了上岸的地方沿溪而遊的興致還十分濃厚。
水波微微動蕩的樣子凝結成孤寒的姿色,竹子經霜愈見青翠光潤。
澗水彎曲故屢屢不辨水流的去向,叢林深遠岩石也越來越密。
朝西看密林中漏下的落日餘光斑斑駁駁令人懷疑可能已是夜晚,再向東看,岩壁上隱現出昏黃的月色,又使他懷疑是夕陽正在沉落。
從早到晚,一會兒就過去了,山岩和林木的最隱蔽幽深之處都已經完全熟悉了。
雖然身在仕途,但卻不為所累,在永嘉太守任上遊玩其樂無窮,人能守正道而不自亂則吉。
我自己經常安然地步行,都難以與綿邈的高尚相匹敵。
頤阿之間本來相差很遠,但在老子看來,卻並沒有多少區別。
恬靜和智慧既然已經有了,涵養本性就是從此處變現出來的。
公元422年(永初三年),謝靈運被降職外放永嘉任太守。詩人在郡不理政務,恣情遨遊山水。每遊一處,必有詩篇記勝。這首詩即是其一。據《讀史方輿紀要》說:“(永嘉)西北二十裏有青嶂山,上有大湖,澄波浩渺,一名七峰山。”此青嶂山,似即綠嶂山。
謝靈運的山水詩多采取紀遊的寫法。其章法結構,大抵是先紀遊,繼寫景,最後興情悟理。此詩即采取這種井然的推展次序。起首二句,寫他出發前的準備和啟程情況。詩人攜帶足夠的幹糧,拄著輕便的手杖,興致勃勃地啟程了。他沿著逶迤起伏的山路徐行而上,要攀登那風景清幽奇險的高峰。“懷遲”,與威夷、逶隨、逶迤等詞通。“幽室”,風景清幽之處,指綠嶂山。靈運是一位旅行家、冒險家。
永初三年(422),謝靈運被降職外放永嘉任太守。詩人在郡不理政務,恣情遨遊山水。每遊一處,必有詩篇記勝。本詩即是詩人遊覽綠嶂山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