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次樂鄉縣

故鄉杳無際,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舊國,道路入邊城。
野戍荒煙斷,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時恨,噭噭夜猿鳴。

標簽: 思鄉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故鄉已經遙遠的看不到邊際,太陽西垂暮色來臨時,我一個人在征途。
這裏的山川原野使我迷失了故鄉,一個人走的道路終於進入邊遠的小城。
城外戍樓上的縷縷荒煙已在視野中消失,深山上的林木看上去也模糊一片。
為何此時心中充滿無限惆悵,隻聽見猿猴在夜色裏的鳴叫。

注釋
次:停留。樂鄉縣:地名,唐時屬山南道襄州,故城在今湖北荊門北九十裏。
杳(yǎo):遙遠。際:邊。
日暮:太陽將落山之時。孤征:獨自在旅途。孤,單獨。征,征途。
川原:山川原野。迷舊國;迷失了故鄉。迷,迷失。舊國,故鄉。
邊城:邊遠的小城。
“野戍(shù)”句:野戍,指野外駐防之處。荒煙,荒野的煙霧。斷,斷絕,停止。
平:此處指景象沒有變化,模糊一片。

鑒賞

陳子昂詩多以思理深邃、質樸勁健見長,此詩卻以情景交融、韻味悠長見勝,在陳詩中別具一格,值得重視,由此也可見陳子昂藝術才能的多麵性。

“故鄉杳無際,日暮且孤征。”首聯詩人從“故鄉”落筆,以“日暮”相承,為全詩定下了抒寫“日暮鄉關何處是”(崔顥《黃鶴樓》)的傷感情調。首句中的“杳無際”,聯係著回頭望的動作,雖用賦體,卻出於深情。次句以“孤征”承“日暮”,日暮時還在趕路,本已夠淒苦的了,何況又是獨自一人,更是倍覺淒涼。以下各聯層層剝進,用淡筆寫出極濃的鄉愁。

創作背景

這首詩創作於唐高宗調露年間(679-681)。從詩中所寫情況看來,此篇是詩人由蜀入楚途中,從故鄉蜀地東行,途經樂鄉縣時所作。

參考資料:
1、陳誌明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