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詞二首·其二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鄉歌。
今朝北客思歸去,回入紇那披綠羅。

標簽: 思鄉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巴山楚水江上雨水多,巴人擅長吟唱本鄉歌。
今朝北方客子思歸去,回鄉迎來紇那披綠羅。

注釋
楚水巴山:楚水:①水名。一名乳水。即今陝西省商縣西乳河。楚水注之,水源出上洛縣西南楚山。昔四皓隱於楚山,即此山也。其水兩源合舍於四皓廟東,又東逕高車嶺南,翼帶眾流,北轉入丹水(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丹水》)。②泛指古楚地的江河湖澤。巴山:①大巴山。巴山夜雨漲秋池。②泛指巴蜀一帶。
楚水巴山:泛指蜀楚之地的山水。
巴人:此詩中指古巴州人。
北客:作者自指,言客有思鄉情也。

創作背景

劉禹錫於唐穆宗長慶二年(822)正月至長慶四年(824)夏在夔(kuí)州任刺史,作《竹枝詞》十一首。十一首《竹枝詞》分為兩組,這是其中一組二首,作於另九首(《竹枝詞九首》)之後,大約是詩人前組九首完成後,又重新創做完成的。

參考資料:
1、梁守中.劉禹錫詩文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0:42
2、蕭滌非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831-832
賞析

《竹枝詞》是古代四川東部的一種民歌,人民邊舞邊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賽歌時,誰唱得最多,誰就是優勝者。劉禹錫任夔州刺史時,非常喜愛這種民歌,他學習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當地民歌的曲譜,製成新的《竹枝詞》,描寫當地山水風俗和男女愛情,富於生活氣息。體裁和七言絕句一樣。但在寫作上,多用白描手法,少用典故,語言清新活潑,生動流暢,民歌氣息濃厚。

劉禹錫創作多首《竹枝詞》,分兩組,這是其中一組的第二首。

第二首不像第一首那樣以諧音寫含蓄情事,而是從身居蜀地耳聞巴人歌唱自然引發懷鄉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