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裏佳人年十餘,嚬蛾對影恨離居。
忽逢江上春歸燕,銜得雲中尺素書。
玉手開緘長歎息,狂夫猶戍交河北。
萬裏交河水北流,願為雙燕泛中洲。
君邊雲擁青絲騎,妾處苔生紅粉樓。
樓上春風日將歇,誰能攬鏡看愁發?
曉吹員管隨落花,夜搗戎衣向明月。
明月高高刻漏長,真珠簾箔掩蘭堂。
橫垂寶幄同心結,半拂瓊筵蘇合香。
瓊筵寶幄連枝錦,燈燭熒熒照孤寢。
有便憑將金剪刀,為君留下相思枕。
摘盡庭蘭不見君,紅巾拭淚生氤氳,
明年若更征邊塞,願作陽台一段雲。
閨裏佳人年十餘,嚬蛾對影恨離居。
忽逢江上春歸燕,銜得雲中尺素書。
玉手開緘長歎息,狂夫猶戍交河北。
萬裏交河水北流,願為雙燕泛中洲。
君邊雲擁青絲騎,妾處苔生紅粉樓。
樓上春風日將歇,誰能攬鏡看愁發?
曉吹員管隨落花,夜搗戎衣向明月。
明月高高刻漏長,真珠簾箔掩蘭堂。
橫垂寶幄同心結,半拂瓊筵蘇合香。
瓊筵寶幄連枝錦,燈燭熒熒照孤寢。
有便憑將金剪刀,為君留下相思枕。
摘盡庭蘭不見君,紅巾拭淚生氤氳,
明年若更征邊塞,願作陽台一段雲。
譯文
閨閣裏的佳人還不到二十歲,她麵對鏡中的孤影,深感與丈夫離別的痛苦。
忽然看見江上的燕子飛回,給她銜來了一封書信。
她用玉手拆封一看,不禁發出長歎息,原來她的丈夫如今仍在西域交河以北守邊。
悠悠的交河之水萬裏北流,她多麽想與她丈夫化作一對鴛鴦在河洲中雙棲並遊啊。
夫君的戰馬繞著邊雲,而她的紅粉樓下也長滿了青苔。
眼看著樓上春風將歇,一年之春又過,誰老願意對鏡看著形容不整的鬢發發愁呢?
她早晨在落花中吹著筼管,夜晚在明月下搗著征衣。
明月高高刻漏漸長,夜色已深,蘭房門前垂著珍珠簾子。
床帳之上垂著同心結,瓊筵上飄來了陣陣蘇合香。
瓊筵和寶帳都用連理枝的圖案裝飾著,熒熒的燈燭照著她一人孤眠。
她將用剪刀為夫君裁做一個相思枕,讓來使給他捎去。
《搗衣篇》是南北朝樂府舊題,此題起源於古琴曲《搗衣》。此篇題作“搗衣”,《樂府詩集》未收,詩中並不著重寫搗衣,隻閑閑地提了一句“夜搗戎衣向明月”,因此“搗衣”隻是作為閨怨的代詞。李白此詩是為閨怨而作。
此詩的開頭就寫少婦在閨中愁思遠人,忽得來信,報道丈夫仍滯留交河之北。其實不必一定要信來,信也不會由春燕捎來,春燕從南邊海上歸來也不可能帶來極北的交河的信,這些都是虛擬,甚至是不合理的虛擬,隻是借以畫出閨中思婦“願為雙鳥泛中洲”的遐想而已。
詩的場景是在少婦的閨房,全詩充滿渲染閨房裏的景況和閨中獨處的哀怨;並以想象中的征夫的處境“君邊雲擁青絲騎”、“曉吹員管隨落花”和眼前閨中的光景對照,點染出少婦的魂馳塞外。日暮(日將歇)以後,明月高照,蘭堂之中,簾箔帷幄上觸眼是象征恩愛的“同心結”、“連枝錦”;這些予人以溫馨感的飾物在度日為年的漫漫長夜的刻漏聲中,對“燈燭熒熒照孤寢”的人構成了喜與悲的極大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