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若賡斷鵝

明萬曆中,錢若賡守臨江,有異政。有鄉人持一鵝入市,寄店中後他往。還,索鵝,店主賴之,雲:“群鵝我鵝也。”鄉人不平,訟於官。公令人取店中鵝,計四隻,各以一紙,給筆硯,分四處,令其供狀。人莫不訝之。食頃,使人問鵝供不?答曰:“未。”又頃,下堂視之,曰:“狀已供矣。”手指一鵝曰:“此鄉人鵝。”眾人怪之,守曰:“鄉人鵝食草,糞色青;店鵝食穀粟,糞色黃。”店主服罪。

標簽: 哲理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萬曆(明神宗年號)年間,錢若賡做臨江郡的行政長官。有個鄉下人拿著鵝到集市上,寄存在客店中,去別的地方。這個鄉下人回來後索要自己的鵝,店主抵賴,說:“這群鵝都是我的鵝。”鄉下人不服,到衙門去告狀。錢若賡命人取來店裏的鵝,共計四隻,各給它們一張紙,筆、硯,分在四個地方,讓它們寫供狀。人們沒有不感到驚訝的。一頓飯的時間,派人問鵝寫完供狀沒有?差役回答說:“沒有。

”又過了一頓飯的時間,到堂下看看,說:“鵝已經招供了。”並指著一隻鵝說:“這是鄉下人的鵝。”人們感到很奇怪,錢若賡說:“鄉下人的鵝吃野草,糞便的顏色是青色的;店主的鵝吃穀物糧食,糞便的顏色是黃色的"。店主於是認罪。

故事

明朝萬曆年間,錢若賡就任臨江府(今江西省清江縣西臨江鎮)知府。

一天,一個鄉下人拎了一隻鵝到城裏,為了辦事方便,便將鵝寄存在一家旅店裏。可是,當他辦完事回來取鵝時,那店主竟耍賴說:“那群鵝是我養的,沒你的鵝!”鄉下人氣憤與店主評理。但由於他沒有文化,笨嘴拙舌的,辯不過伶牙俐齒的店主,隻好跑到衙門去擊鼓告狀。

知府錢若賡細心聽了鄉下人的申述,立即命令手下人將店裏的4隻鵝全部取來,分關四處,每處配給一張紙、一支毛筆、一方硯台,說是讓這些鵝招供各自屬於誰。

鵝又怎麽能自己招供?真是天大的笑話。城裏的老百姓聽到這個消息,都十分好奇地前來觀看,連府中差役對錢若賡這種獨特的審案方式也感到驚異和納悶,無不替他捏了一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