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吊羅榮桓同誌

[近現代] 毛澤東 [简体]

記得當年草上飛,紅軍隊裏每相違。
長征不是難堪日,戰錦方為大問題。
斥鷃每聞欺大鳥,昆雞長笑老鷹非。
君今不幸離人世,國有疑難可問誰?

標簽: 抒情,悼亡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記得當年紅軍初創的遊擊戰爭年代,你我同在軍中卻常常想見而見不到。
長征並不是什麽了不起的困難日,戰爭勝利後如何保衛祖國的錦繡河山才是大問題。
斥鷃嘲笑鵬鳥為了飛得高而天天那麽辛苦,哪像自己在蓬蒿中飛翔那麽輕鬆自在。
此時此刻你卻不幸辭世,今後國家大事的商討可問計於誰?

注釋
吊:吊唁,祭奠死者並慰問家屬。
草上飛:指的是紅軍在戰爭中行動迅速。
紅軍隊裏每相違:每相違,常常互相見不著麵,違,背離,離別。
長征不是難堪日,戰錦方為大問題:難堪,難以忍受。“戰錦”是指一九四八年九、十月間攻打錦州,即遼沈戰役的第一個和關鍵性的大仗。方為,才是。
斥鷃(yàn宴):蓬間雀,在蓬蒿中飛起來不過幾尺高。
昆雞,古說即鶤雞或鶤(kun)雞,一種大雞。

賞析

詩中首聯回憶革命戰爭年代一起在草莽森林中的戰鬥生活及戰友情誼。起句借用托名唐代黃巢《自題像》原句來會議革命戰爭的曆程。次句則表明因為軍務倥傯,二人雖是親密戰友,卻也難以常相聚首,暢敘友情,言下不勝追懷惋惜之意。

頜聯則以艱苦卓絕的長征作襯托,緬懷羅榮桓對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建設所做的巨大貢獻。60年代以來,毛澤東的頭腦中已形成一種“反修”的政治憂患意識,這種意識十分強烈,而這首《吊羅榮桓同誌》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寫成,由於吊唁的哀痛和“反修”的政治憂患意識糅為一體,該詩也有一種格外哀傷情調。

創作背景

羅榮桓同誌是中國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由於在戰爭年代曾身負重傷,又在長期的工作中積勞成疾,羅榮桓於1963年12月16日不幸逝世。聞此噩耗,正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的毛澤東十分悲痛,此後數日,毛澤東寫成了這首悼念戰友的七律。

參考資料:
1、李曉琳、唐名利.毛澤東詩詞鑒賞.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284~28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