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征鞍,橫戰槊,上襄州。便匹馬、蹴踏高秋。芙蓉未折,笛聲吹起塞雲愁。男兒若欲樹功名,須向前頭。
鳳雛寒,龍骨朽,蛟渚暗,鹿門幽。閱人物、渺渺如漚。棋頭已動,也須高著局心籌。莫將一片廣長舌,博取封侯。
跨征鞍,橫戰槊,上襄州。便匹馬、蹴踏高秋。芙蓉未折,笛聲吹起塞雲愁。男兒若欲樹功名,須向前頭。
鳳雛寒,龍骨朽,蛟渚暗,鹿門幽。閱人物、渺渺如漚。棋頭已動,也須高著局心籌。莫將一片廣長舌,博取封侯。
譯文
跨上戰馬,橫持著戰樂,赴襄州上任。正值秋天,馳騁戰場。荷花沒有衰敗,笛聲吹動邊界的愁緒。希望你奮發向上,努力樹立功名。
襄陽的著名人物鳳雛。臥龍早包作古,屍骨已朽;蛟渚、鹿門等遺跡也已色彩暗淡,不以當年了,曆史名人像水泡一樣地消逝了。樹立功名,就像在棋局中籌劃高著一樣。不要憑著一條長舌,去博取官爵厚祿。
注釋
題目中的陳舍人,不詳,可能是作者的朋友。舍人,官名。
橫戰槊(shuò):橫持長矛,指從軍或習武。
襄州:襄陽,襄陽區位於鄂西北,地處漢水中遊屬南陽盆地邊緣,在今天的湖北。
鳳雛:三國時期龐統的號。“鳳雛”即龐統,漢未襄陽人,其叔德公稱之為“鳳雛”,善知人的司馬徽稱他為“南州士之冠冕”。“龍”指諸葛亮,曾在襄陽居住,司馬徽稱之為“臥龍”。
這是一首送友人赴任的詞。
片頭三句,直寫陳舍人赴襄陽上任。值得注意的是,把“跨征鞍,橫戰槊”放在開頭,醒目突出。用以形容陳舍人,不難看出這是一副“橫槊立馬”的出征形象。尤其兩句中各用“征”、“戰”分別形容“鞍”和“槊”,製造了十分強烈的戰鬥氣氛。這是因為陳舍人所去的襄州,即今湖北襄樊市,宋時為襄陽府,在當時臨近宋、金邊界。陳舍人赴襄陽任,就帶有上前線出征的意味。這也是作者對友人的鼓勵和祝願。
此詞作於宋寧宗嘉定十四年(公元1221年),當時宋金之間戰事不斷,川陝和弗襄一帶局勢尤為緊張,禍患頻仍。此時陳賅繼趙方為京湖安撫使,即將赴襄陽任所,於是詞人賦此闋相贈,對友人進行慰勉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