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大散關圖有感

[宋代] 陸遊 [简体]

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
二十抱此誌,五十猶臒儒。
大散陳倉間,山川鬱盤紆。
勁氣鍾義士,可與共壯圖。
坡陁鹹陽城,秦漢之故都。
王氣浮夕靄,宮室生春蕪。
安得從王師,汛掃迎皇輿?
黃河與函穀,四海通舟車。
士馬發燕趙,布帛來青徐。
先當營七廟,次第畫九衢。
偏師縛可汗,傾都觀受俘。
上壽大安宮,複如正觀初。
丈夫畢此願,死與螻蟻殊。
誌大浩無期,醉膽空滿軀。

標簽: 愛國,戰爭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飛身上馬前去奮擊猖狂的胡虜,下得馬來又忙草擬軍中的文書。
二十歲時就有這樣的雄心大誌,五十歲了不料還是個瘦弱窮儒!
大散關和陳倉間有壯麗的山川,河流彎曲盤旋嗬山上草木扶疏。
義士身上凝聚一股剛勁的氣概,可同他們一起去實現偉業宏圖。
鹹陽古城周圍的地勢高低起伏,這一帶曾經是秦漢兩漢的故都。
如今帝王氣象混雜在霧靄之中,從前的宮室滿是一片春草荒蕪。


怎樣才能跟隨著王師出征北伐,掃清道路好迎接君王回到故土?
函穀關和黃河一帶成了太平地,四麵八方車船往來暢通無攔阻。
士兵良馬從燕趙地區挑選而來,布綢是打青州徐州運來的貨物。
重建京城先要營造君王的祖廟,再依次來修築四麵八方的街路。
派遣的一支隊伍捉住了金國國主,觀看受降儀式京裏人傾城而出。
宮廷裏舉杯進酒慶賀北伐勝利,要把貞觀間繁盛景象重新恢複。

創作背景

幹道九年(1173)十月,陸遊攝知嘉州,看了宋與金交界的要塞地圖——大散關圖後作下此詩。嘉州是唐代著名邊塞詩人岑參當過刺史的地方。岑參詩中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使陸遊深受感染。

參考資料:
1、張永鑫,劉桂秋 譯注.陸遊詩詞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0:46-49
2、陸堅 主編.陸遊詩詞賞析集.成都:巴蜀書社,1990:65-69
賞析

開頭四句申述壯誌難酬的曆落遭遇。“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化用《魏書》卷七十《傅永傳》中事:“傅永,字脩期......有氣幹,拳勇過人,能手執鞍橋,倒立馳聘。年二十餘,有友人與之書而不能答,請於洪仲,洪仲深讓之而不為報。永乃發憤讀書,涉獵經史,兼有才筆。”“高祖每歎曰:‘上馬能擊賊,下馬作露布,惟傅脩期耳。’”古代詩人言從戎、歌《出塞》,鄙文崇武,一般與謀求自身的前途有關。

這一點高適說得最為明白:“萬裏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畫圖麒麟閣,入朝明光宮。大笑向文士,一經何足窮?”(《塞上》)陸遊以文武雙全的傅脩期自況,與上述情況有所不同。由於金朝屢次以大兵壓境,南宋處於危難之際。陸遊為了禦侮救國,才不甘心僅僅當一名文士。“擊狂胡”是一個戰士的本分,“草軍書”是一個從戎的文士力所能及的工作。詩人沒有把文與武對立起來,也不用“投筆從戎”一類的成語,說明他想得很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