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日遊孤山訪惠勤惠思二僧

[宋代] 蘇軾 [简体]

天欲雪,雲滿湖,樓台明滅山有無。
水清出石魚可數,林深無人鳥相呼。
臘日不歸對妻孥,名尋道人實自娛。
道人之居在何許?寶雲山前路盤紆。
孤山孤絕誰肯廬?道人有道山不孤。
紙窗竹屋深自暖,擁褐坐睡依團蒲。
天寒路遠愁仆夫,整駕催歸及未晡。
出山回望雲木合,但見野鶻盤浮圖。
茲遊淡薄歡有餘,到家恍如夢遽遽。
作詩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後難摹。

標簽: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天空將降瑞雪,湖麵上陰雲密布;層疊的樓台與青山,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我漫步山中,溪水清清,直見水底的石塊,遊魚來往,曆曆可數;幽深的樹林沒個人跡,隻聽到鳥兒喧鬧相呼。
今天是臘日,我不在家陪著妻子兒女,說是去尋訪僧人,其實也為的是自樂自娛。
僧人的禪房坐落何處?喏,就在那寶雲山前,小道狹窄,彎彎曲曲。
孤山獨自聳立,有誰肯在這裏結廬?隻有僧人,道行深厚,與山相傍護。


到了,那紙窗,那竹屋,幽深而又暖和,惠勤與惠思,裹著僧衣,正在蒲團上打坐。
天寒路遠,仆夫催著回家,告別時,還未到黃昏日暮。
出山回望山中景色,樹木都籠罩著煙雲,一片模糊;有一隻野鶻,在佛塔上空盤旋回互。
這次出遊雖然淡薄,但我心中充溢著快樂。回到家中,神思恍惚,真像是剛從夢中醒來,那山中狀況還曆曆在目。

賞析

這首詩分入山和出山兩個片斷來寫,而以訪惠勤、惠思貫穿連綴。

首起點出時間地點。二僧結廬孤山,孤山在西湖邊,所以詩從西湖展開,說自己在一個昏沉欲雪的日子出行,見到西湖上空滿積著陰雲,低低地壓著湖麵,西湖邊上的樓台與重重疊疊的青山,籠罩在煙霧之中,若有若無。這樣,抓住氣候特點,略加點染,展現了一幅光線黯淡的水墨圖,朦朦朧朧。接著,詩人眼光從遠處拉回,寫近處山中,水流清淺,人跡不到,隻有鳥兒啁哳宛囀。雖是近景,因為極靜,又顯出了山的幽深。

創作背景

熙寧四年(1071年)蘇軾上書談論新法的弊病。王安石很憤怒,讓禦史謝景在皇帝跟前說蘇軾的過失。蘇軾於是請求出京任職,被派往杭州任通判。同年十二月,蘇軾遊孤山訪惠勤惠思後作此詩。

參考資料:
1、李夢生.宋詩三百首全解:複旦大學出版社,2007: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