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弄猴人賜朱紱

[唐代] 羅隱 [简体]

十二三年就試期,五湖煙月奈相違。
何如買取胡孫弄,一笑君王便著緋。

標簽: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十二三年我困於考場曆盡艱辛,多少良辰美景也隻能不去問聞。
還不如去購買一隻小猴子耍弄,逗得君王開心一笑就緋袍加身。

注釋
弄猴人:馴養猴子的雜技藝人。朱紱(fú):古代禮服上的紅色蔽膝,後常作為官服的代稱。《全唐詩》此詩題下有注:《幕府燕閑錄》雲:“唐昭宗播遷,隨駕伎藝人止有弄猴者,猴頗馴,能隨班起居,昭宗賜以緋袍,號孫供奉,故羅隱有詩雲雲。朱梁篡位,取此猴,令殿下起居,猴望殿陛,見全忠,徑趣其所,跳躍奮擊,遂令殺之。”
就試:應考,參加考試。

創作背景

據《幕府燕閑錄》載,黃巢起義爆發,唐昭宗逃難,隨駕的伎藝人隻有一個耍猴的,訓練的猴子居然能跟皇帝隨朝站班。唐昭宗很高興,便賞賜耍猴的五品官職,並給予稱號叫“孫供奉”。對羅隱來說,這件事就是一種辛辣的諷刺。他寒窗十年,讀書赴考,十試不中,依舊布衣。與孫供奉的寵遇相比,他不免刺痛於心。於是有感於此事而寫下這首詩。

參考資料:
1、倪其心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283-1284
賞析

羅隱這首詩,用作者自己和孫供奉的不同遭遇作鮮明對比,以自我諷嘲的方式發感慨,泄憤懣,揭露抨擊皇帝的昏庸荒誕。

詩的前二句概括詩人仕途不遇的辛酸經曆,嘲笑自己執迷不悟。“十二三年就試期”,說他十多年來一直應進士舉,辛辛苦苦遠離家鄉,進京趕考,但一次也沒有考中,一個官職也沒有得到。“五湖煙月奈相違”是說為了趕考,隻得離開美麗的家鄉。科舉入仕一直是詩人奮鬥的目標,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他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家鄉和親人,前後屏居京城十四年以上,竟日苦讀,奔走科場,幾乎與一切人間美景隔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