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望漢江

[唐代] 李白 [简体]

漢江回萬裏,派作九龍盤。
橫潰豁中國,崔嵬飛迅湍。
六帝淪亡後,三吳不足觀。
我君混區宇,垂拱眾流安。
今日任公子,滄浪罷釣竿。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長江延綿曲折長達萬裏,分作九條支流就如同九條巨龍盤踞。江水四溢,泛濫於中國,波濤洶湧迅疾奔流。六代的帝王沉寂淪亡之後,三吳已沒有了昔日之盛,無足稱賞。我朝聖明之君統一天下,垂衣拱手無為而冶。今天的任公子,已無需滄海垂釣而罷竿了。

注釋
派:河的支流。長江從廬江、潯陽開始分作九支。盤:盤踞。
橫潰:泛濫。豁:打開。中國:中南地區。
崔嵬:山巒高聳的樣子,這裏用長,J-i皮濤的洶湧來比喻六朝動蕩的政局。迅湍:飛奔而下的激流。
六帝:即六朝,指以金陵為都的六個朝代的君主,吳、東晉、宋、齊、梁、陳。
三吳:史稱古吳地後分為三,即吳興、吳郡、會稽。

賞析

這首詩以金陵為中心,寫眺望長江遠去的感想。全詩情景合一,寓比興之意於寫景之中。詩的前兩句“漢水回萬裏,派作九龍盤。橫潰豁中國,崔嵬飛迅湍。”都寫出了長江下遊萬流橫潰,直下東海,水勢浩瀚,氣勢博大的特點,寫出了遠去的長江氣勢浩大,切中題旨,鋪墊出一派雄壯氣象。接著用江水泛濫造成的巨大影響和損失來寫近古的國運不興,為歌頌當下盛世蓄好氣勢。但詩的後四句“我君混區宇,垂拱眾流安。今日任公子,滄浪罷釣竿。

”並不是單純而熱烈地歌頌盛世,在一派祥和安寧之中,也透露出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淡淡悲哀。詩的感情深沉而表達穩妥,比喻以江水壯闊的氣勢與盛唐的國力相對應,貼切得體,從而自然又蘊含豐富地表達出盛世才子的惆悵。

創作背景

此詩作年未詳,或謂作於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或謂作於天寶十五載至至德二載(756—757)之間。漢江,此指長江。此詩用意較為深曲,詩旨眾說不一,其要當是表達懷抱未伸的怨望之情。

參考資料:
1、(唐)李白著;詹福瑞等譯釋 .《李白詩全譯》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7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