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樓送辛漸二首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連江 一作:連天)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丹陽城南秋海陰,丹陽城北楚雲深。
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標簽: 送別,友情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秋冬時節的冷雨連夜灑遍吳地江天,天亮的時候送別好友隻留下楚山的孤影。
到了洛陽,親友若是問起我來,就說我的心依然像玉壺裏的冰一樣純潔,未受功名利祿等世情的玷汙。

往丹陽城南望去,隻見秋海陰雨茫茫;向丹陽城北望去,隻見楚天層雲深深。
芙蓉樓上送你離去,心情悲愁,喝酒也不能盡興。四周一片寂靜,對著寒冷江天,隻有高懸的明月照我心。

注釋
芙蓉樓:原名西北樓,登臨可以俯瞰長江,遙望江北,在潤州(今江蘇省鎮江市)西北。據《元和郡縣誌》卷二十六《江南道·潤州》丹陽:“晉王恭為刺史,改創西南樓名萬歲樓,西北樓名芙蓉樓。”一說此處指黔陽(今湖南黔城)芙蓉樓。
辛漸:詩人的一位朋友。
寒雨:秋冬時節的冷雨。
連江:雨水與江麵連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吳:古代國名,這裏泛指江蘇南部、浙江北部一帶。

賞析

這兩首詩所記送別的時間和情景是“倒敘”。第一首寫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邊送別友人的情景;第二首寫第一天晚上在芙蓉樓為友人餞行之事。

第一首寫平明送客,臨別托意。

第一句,“寒雨連江夜入吳”。“寒語”指的是秋雨,連江,滿江。夜入吳,是指作者和辛漸夜晚到達潤州,潤州古代屬於吳國,所以說是入吳。當時王昌齡作將江寧(今南京市)丞,他從江寧啟程,送他的朋友辛漸來到潤州,在此分手,辛漸獨自去往洛陽。這句話的意思是,在秋雨滿江的夜晚,我們來到潤州。“寒雨連江”的景物描寫,渲染出離別的黯淡氣氛,含蓄的寫出了作者淒涼的心情。

創作背景

這組詩大約作於公元742年(天寶元年)王昌齡出為江寧(今南京市)丞時。王昌齡在開元二十七年遠謫嶺南;次年北歸,自歲末起任江寧丞,仍屬謫宦。辛漸是王昌齡的朋友,這次擬由潤州渡江,取道揚州,北上洛陽。王昌齡可能陪他從江寧到潤州,然後在此分手。並作下此詩。

參考資料:
1、中山大學網.芙蓉樓送辛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