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宣上人頻見過

[唐代] 韓愈 [简体]

三百六旬長擾擾,不衝風雨即塵埃。
久慚朝士無裨補,空愧高僧數往來。
學道窮年何所得,吟詩竟日未能回。
天寒古寺遊人少,紅葉窗前有幾堆。

標簽: 寫人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廣宣上人一年到頭不停地來拜訪我,風雨無阻灰塵也難擋。
一直都很慚愧對朝中大臣沒有什麽助益,也辜負了高僧屢屢造訪的心意。
經年累月學習儒家聖人之道卻沒有太多的收獲,整日吟詩也顧不上回到住所。
天氣寒冷寺廟中的遊人很少,不知道窗前堆積了多少紅葉。

注釋
廣宣上人:生平不詳。上人,對僧侶的尊稱。
三百六旬:一年到頭,這裏是經常之意。擾擾:忙亂的樣子。
衝:冒過,撞過。
慚:一作“為”。朝士:朝官。裨(bì)補:有所補益。
道:這裏指儒家之道。
回:回來,或者理解為回複。

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於唐憲宗元和九年(814),此時詩人在京城任職。廣宣上人是一位很活躍的詩僧,以詩文和京城中的士大夫結交。詩人對廣宣上人的頻頻造訪甚感厭煩,因此寫下了這首詩。

參考資料:
1、張敏傑,張瑞麒編著.韓愈:五洲傳播出版社,2008.07:69-73
賞析

詩的首聯把“擾擾”和“風雨”、“塵埃”放在一起形成鮮明對比,刻畫出殷勤來訪、奔走於權貴之門的上人形象。“擾擾”表明了詩人無奈而不堪的心情。《詩經·風雨》中有“風雨淒淒,雞鳴喈喈。既見君子,雲胡不夷”,表達見到朋友時平靜又喜悅的心情。詩人在這句中也暗用“風雨”的典故,卻是在委婉表達對廣宣上人頻頻造訪的不滿。

頷聯說到自己辜負了高僧屢屢造訪的心意,說的顯然是反話,可以理解為是對廣宣上人拜訪的委婉謝絕。“慚”、“愧”連用,詩人在自謙的同時,表達出他和上人在立身處世問題上的不同見解,他們之間有不可逾越的隔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