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戰春來苦,孤城日漸危。
合圍侔月暈,分守若魚麗。
屢厭黃塵起,時將白羽揮。
裹瘡猶出陣,飲血更登陴。
忠信應難敵,堅貞諒不移。
無人報天子,心計欲何施。
譯文
與叛軍的交戰從春天一直持續到現在,戰鬥十分艱苦,四顧無援,睢陽已成為一作空城,日漸艱危。
叛軍重重圍困睢陽的態勢,就像月亮周圍的暈圈一樣,圍了一層又一層,守軍則根據敵強我弱的形勢布成像魚麗那樣的陣法,抵禦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
守城軍民同仇敵愾,多次擊退了敵人的進攻,指揮官站在城頭親冒矢石,不時地揮動旗幟指揮軍民作戰。
受傷的將士包紮好傷口,又重新回到了戰場上,守城官兵浴血奮戰,愈戰愈勇。
將領忠心報國,又能取信於士兵,應該是不可戰勝的,堅貞不屈與敵戰鬥到底的意誌決不會改變。
我和將士們苦戰守城,戰況危急,卻無人上報天子,雖有破敵的謀略,卻無法得以實現。
《守睢陽作》是張巡困守睢陽孤城時苦戰的記錄。開頭二句“接戰春來苦,孤城日漸危”,落筆點題,寫出了睢陽保衛戰的時日已久和所麵臨的危機。
戰鬥從春天開始,一個“苦”字包含了愛國將士無數含辛茹苦的經曆。“孤城”二字,寫出了瞧陽孤立無援的處境;“日漸”二字,寫出了睢陽危機的步步逼近;一個“危”字,驚心動魄。這說明,詩人不以漫長的“春來苦”為苦,而以睢陽這戰略要地的“日漸危”為憂,詩人憂國憂民,置生死度外的滿腔愛國情懷就清晰可見了。
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春正月,安祿山的兒子安慶緒,率所部十萬餘人圍攻睢陽。張巡聞訊,當即奔赴睢陽,與許遠合力禦敵,困守經年,戰鬥慘烈。後以糧斷城陷,張巡與許遠、南霽雲等三十六人同時殉難。這首《守睢陽作》詩即是張巡困守睢陽孤城危急時所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