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雖壽

[兩漢] 曹操 [简体]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誌在千裏。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神龜雖能長壽,但也有死亡的時候。
螣蛇盡管能乘霧飛行,終究也會死亡化為土灰。
年老的千裏馬躺在馬棚裏,它的雄心壯誌仍然是能夠馳騁千裏。
有遠大抱負的人士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雄心不會止息。
人的壽命長短,不隻是由上天所決定的。
隻要自己調養好身心,也可以益壽延年。
啊,慶幸得很!就用詩歌來表達內心的誌向吧!

注釋
該於建安十二年(207),這時曹操五十三歲。選自《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中華書局1983年版)。這首詩是曹操所作樂府組詩《步出夏門行》中的第四章。詩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藝術形象於一爐,表現了老當益壯、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此詩是曹操的樂府詩《步出夏門行》四章中的最後一章。
神龜:傳說中的通靈之龜,能活幾千歲。壽,長壽。
竟:終結,這裏指死亡。

賞析

《龜雖壽》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與《觀滄海》是一致的。但《觀滄海》是寫景詩,以景抒情。此篇則完全是一篇富有人生哲理的抒懷言誌之作。這首詩寫於北伐烏桓勝利的歸途。此時,曹操已經五十三歲,在古代,這已是將近暮年的年齡。

雖然剛剛取得了北伐烏桓的勝利,踏上凱旋的歸途,但詩人想到一統中國的宏願尚未實現,想到自己已屆暮年,人生短促,時不我待,怎能不為生命的有限而感慨!但是,詩人並不悲觀,他仍以不斷進取的精神激勵自己,建樹功業。《龜雖壽》所表達的正是這樣一個積極的主題。

創作背景

作者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曹操,此詩約作於公元208年初他平定烏桓叛亂、消滅袁紹殘餘勢力之後,南下征討荊、吳之前。此時曹操已經五十三歲了,不由想起了人生的路程,所以詩一開頭便無限感慨。

參考資料:
1、劉登閣主編. 古代詩歌精品鑒賞[M]. 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北京:語文出版社, 2002.02.第190頁
2、錢璞,盛廣智編. 文學名篇欣賞[M]. 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3.08.第21-2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