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給丁玲同誌

[近現代] 毛澤東 [简体]

壁上紅旗飄落照,西風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時新。洞中開宴會,招待出牢人。
纖筆一枝誰與似?三千毛瑟精兵。陣圖開向隴山東。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將軍。

標簽: 寫人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西風吹過孤城,城頭上的紅旗,正在夕陽映照下隨風飄揚。保安城裏來了新人,窯洞裏酒宴待客笑語繽紛,招待剛走出牢獄的女作家。
她手中的筆,吊民伐罪帶來文名滿天揚,回顧四海誰能比得上?那不是毛筆啊,是三千手握鋼槍的精銳武裝。跨進革命軍隊的行列,昂首挺進向隴山。曾經的文人小姐啊,成了今天一身戎裝的將軍。

注釋
給丁玲同誌:丁玲,原名蔣冰之,湖南臨澧人,一九三二年參加中國共產黨。
保安:在陝西省西北部,當時是中共中央所在地,1936年改名誌丹縣。
纖筆:細致描繪的筆,指丁玲的文筆。
毛瑟:德國毛瑟工廠所製造的步槍和手槍。孫中山在1922年8月24日《與報界的談話》中說:“常言謂:一枝筆勝於三千毛瑟槍。”
隴山:在陝西省隴縣西北,延伸於陝甘邊境。

賞析

全詞以丁玲行蹤為脈絡。

“壁上紅旗飄落照,西風漫卷孤城。”開頭兩句寫丁玲來到保安時,已是初冬的景象。在唐詩中,“孤城”多指邊城。而“孤城”與“落日”聯係在一起,如“孤城落日鬥兵稀”(高適)、“夔府孤城落日斜”(杜甫),又往往與抒情主人公思鄉的情緒相關。然而在這首詞中,“孤城”指保安,沒有傳統的意味。因為保安這座昔日的“孤城”,在紅軍長征勝利到達陝北後,進駐了大批人馬,成為中共中央和紅軍首腦機關的所在地。

創作背景

1936年11月22日,在保安,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根據地成立了第一個文藝協會組織即中國文藝協會。丁玲被推選為中國文協主任。毛澤東決定丁玲跟著工農紅軍前方總政治部出發上前線。毛澤東為她作了這首詞。次年春,丁玲陪同史沫特萊從前線回延安,會見了毛澤東,毛澤東抄錄了這首詞送給她。

參考資料:
1、周振甫,臧克家.毛澤東詩詞欣賞[M].北京:中華書局,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