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裏渥窪種,名動帝王家。金鑾當日奏草,落筆萬龍蛇。帶得無邊春下,等待江山都老,教看鬢方鴉。莫管錢流地,且擬醉黃花。
喚雙成,歌弄玉,舞綠華。一觴為飲千歲,江海吸流霞。聞道清都帝所,要挽銀河仙浪,西北洗胡沙。回首日邊去,雲裏認飛車。
千裏渥窪種,名動帝王家。金鑾當日奏草,落筆萬龍蛇。帶得無邊春下,等待江山都老,教看鬢方鴉。莫管錢流地,且擬醉黃花。
喚雙成,歌弄玉,舞綠華。一觴為飲千歲,江海吸流霞。聞道清都帝所,要挽銀河仙浪,西北洗胡沙。回首日邊去,雲裏認飛車。
譯文
你就像馳騁千裏的渥窪神馬,聲名驚動了朝廷。禮下於人,必有所求。當年給皇帝掌理過製誥詔書,頗有文采,落筆萬言,如走龍蛇。能賜福於人民,他把春天般的溫暖帶來人間。江山都等老了,他青春長駐,鬢發還象烏鴉羽毛一樣烏黑。像劉晏那樣會理財,使江南富庶,如錢流遍地,席間且不管這些,還是痛飲賞菊吧!
欣賞著歌舞,敬趙介庵一杯美酒:望你象傾江倒海一樣痛飲,祝你長壽。
聽聞皇帝要出兵北伐,驅逐金人,洗淨中原大地膻腥的胡沙。趙介庵他日能到皇帝的身邊,人們會欽羨地望著他乘坐飛車消逝於天地雲間。
《水調歌頭·壽趙漕介庵》真切地表達了幹道初年作者的處境和心情。一個愛國誌士,雄心勃勃要報效國家,卻不為世所用,內心實在是痛苦的。在壽筵席上,作者對趙介庵寄托了極大的希望,讚揚趙介庵才華出眾,真望趙介庵把無邊的春色帶給人民。這無邊春色,就是抗戰勝利,實現祖國統一大業!“西北洗胡沙”的思想,在這首曲子詞裏是鋒芒獨見的。這是其辛棄疾文人墨客逢場作戲寫的那些一味頌揚的祝壽詞,所不能比擬的。
辛棄疾用神采飛馳的筆觸,表現了自己豪邁的心情,情緒是樂觀的,筆調是高昂而委婉的,大體上可以代表辛棄疾早真詞的風格。
上片讚頌趙介庵,下片陳述自己的報國宏旨。
《水調歌頭·壽趙漕介庵》作於公元1168年(宋孝宗幹道四年),宋孝宗幹道四年,辛棄疾已南歸七個年頭,時任建康府(今南京市)通判。辛棄疾胸懷統一祖國的壯誌,卻無機會施展才能。辛棄疾也曾上書皇上,陳述自己的政見,希冀得到重用,也沒有結果。李白失遇時,寫過《上韓荊州書》說:“一登龍門,便聲價十倍。”大人物們的舉薦十分重要。大詩人杜甫也有過“朝叩富兒門,暮隨肥馬塵”的辛酸遭遇。
當時駐建康的江南東路計度轉運副使趙介庵,是當朝皇上的宗室,是接近皇帝的人物,很有勢力和名望。辛棄疾想得到漕介庵的舉薦,好施展自己的才華。趙做生日的時候,作者應邀參加壽筵,即席寫下了此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