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自雄麗,風露與高寒。寄聲月姊,借我玉鑒此中看。幽壑魚龍悲嘯,倒影星辰搖動,海氣夜漫漫。湧起白銀闕,危駐紫金山。
表獨立,飛霞佩,切雲冠。漱冰濯雪,眇視萬裏一毫端。回首三山何處,聞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還。揮手從此去,翳鳳更驂鸞。
江山自雄麗,風露與高寒。寄聲月姊,借我玉鑒此中看。幽壑魚龍悲嘯,倒影星辰搖動,海氣夜漫漫。湧起白銀闕,危駐紫金山。
表獨立,飛霞佩,切雲冠。漱冰濯雪,眇視萬裏一毫端。回首三山何處,聞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還。揮手從此去,翳鳳更驂鸞。
譯文
山河是如此的雄偉壯麗,露珠點點,微風輕拂,頓感微微寒意。托人傳話給月亮,能否借我鏡子讓我看清這月下美景。那深穀中的魚龍淒戚長鳴久久不絕,倒映在水麵上的星辰也隨著微波搖動,海麵上水霧彌漫黑夜漫長。遠遠望去,月光下那紫金山上的建築猶如銀闕晶宮。
以飛霞為玉佩,頭戴高冠,遺世獨立俯視這人間大地。月光如冰雪般潔白,照耀的大地明亮透澈,那萬裏之外的景物都能看的清清楚楚。
回首遙望那海上三神山,仿佛群仙都在對我笑,邀我與他們同遊。乘著那鸞鳥駕駛由鳳羽為車蓋的馬車,揮揮手揚長而去。
金山在江蘇鎮江。宋時原本矗立在長江之中,後經泥沙衝合,遂與南岸毗連。山上之金山寺為著名古刹。作者在幹道三年(1167)三月中旬,舟過金山,登臨山寺,夜觀月色,江水平靜,月色皎潔,如同白晝,此情此景,詩人心中生起無限的遐想和情思,於是寫下了這首著名的詞篇。
詞的上闋描寫雄麗的長江夜景。“江山自雄麗”二句,既寫出江山雄偉、壯闊的氣勢,又點明夜間登臨時的風露與春寒的感覺。“寄聲月姊”二句,運筆不凡。“玉鑒”,指玉鏡。詞人置身於雄麗金山之中,馳騁著奇幻的想象:他對月傾吐心聲;欲借用她那珍貴的玉鏡來了望這美妙的景色。“幽壑魚龍”三句,承上意而具體描繪登山寺所見的各種景象。
此詞是張孝祥在公元1167年(宋孝宗幹道三年)三月中旬,舟過金山時所作。當時張孝祥舟過金山,登臨山寺,夜觀月色,江水平靜,月色皎潔,如同白晝,此情此景,觸發起他心中的遐想和情思,於是寫下了這首詞。
鎮江金山寺是聞名的古刹,唐宋以來吟詠者甚多。北宋梅堯臣的《金山寺》詩:“山形無地接,寺界與波分。”絕妙地勾劃出宋時金山矗立長江中的雄姿。蘇軾在《遊金山寺》詩中更以矯健的筆力,描繪江心空曠幽優的晚景。而張孝祥這首詞則注入更多超塵的藝術幻覺。
詞的上片描寫秋夜壯麗的長江,星空倒映,隨波搖動,呈現出一種奇幻的自然景象。起二句直寫秋夜江中金山的雄麗,落筆不同凡響。“寄聲”二句,更用擬人化的手法,賦予客觀物體以濃烈的主觀感情色彩。“玉鑒”,即玉鏡。“幽壑”三句承上抒寫月光映照下所見江麵的奇特景色,天上的星星、月亮,倒影水中,隨波浮現出形態各異的圖象,透過彌漫江麵的無邊無際的夜霧,仿佛聽到潛藏在深水中魚龍呼嘯哀號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