憫農二首

[唐代] 李紳 [简体]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標簽: 憂國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春天隻要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獲很多糧食。
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田地,卻仍有勞苦農民被餓死。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農民還在勞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誰想到,我們碗中的米飯,粒粒飽含著農民的血汗?

注釋
憫:憐憫。這裏有同情的意思。詩一作《古風二首》。這兩首詩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粟:泛指穀類。
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糧食顆粒。
四海:指全國。閑田:沒有耕種的田。
猶:仍然。
禾:穀類植物的統稱。
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稱。

賞析

第一首一開頭,就以“一粒粟”化為“萬顆子”具體而形象的描繪了豐收,用“種”和“收”讚美了農民的勞動。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詩的後兩句是說,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土地,勞苦農民,仍然要餓死。

第三句推而廣之,描述四海之內,荒地變良田。這和前兩句聯係起來,便構成了到處碩果累累,遍地豐收的景象。“引滿”是為了更有力的“發”。

創作背景

根據唐代範攄《雲溪友議》和《舊唐書·呂渭傳》等書的記載,大致可推定這組詩為李紳於公元799年(唐德宗貞元十五年)所作。

參考資料:
1、嚴正道.李紳《古風二首》三辨. 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