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爭挽桐花兩鬢垂

爭挽桐花兩鬢垂,小妝弄影照清池。出簾踏襪趁蜂兒。
跳脫添金雙腕重,琵琶撥盡四弦悲。夜寒誰肯剪春衣。

標簽: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小女孩們爭著嚷著摘下桐花插在垂著的兩鬢上,稍稍打扮便坐在清池邊賣弄地照自己的身影。她們還沒穿好鞋子,就踩著襪子蹦出門簾去追逐蜜蜂。
佩戴的金手鐲壓得她們手腕很沉重,琵琶四根弦撥弄出的聲音是悲傷的。晚上寒冷時誰肯為她們裁製春衣呢?

注釋
浣溪沙:原為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名。正體雙調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韻,下片三句兩平韻。
挽:攀引、牽拉。
桐花:桐樹開的花。
兩鬢垂:古代未成年女子不挽發髫,兩邊鬢發下垂。
小妝:稍稍打扮。
踏襪:打著襪角,還沒來得及穿鞋。
趁:追逐。
跳脫:又稱“條脫”,手鐲。
撥盡:彈奏。
剪:裁製。

創作背景

相傳周邦彥在汴京當太學生的時候,見到一群年幼的歌女,本是天真活潑的年齡,卻被送進坊曲(唐宋時的青樓),強使學藝,不得自由。他對她們不幸的命運有著深切的同情,於是有這首詞作。

參考資料:
1、周子瑜.《中國古典文學作品選讀 柳永周邦彥詞選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04月第1版:第72頁
賞析

本詞寫一群天真爛漫的小歌女,其活潑姿態表現得十分生動有趣。詞的上片三句似電影中三個畫麵。首句“爭挽桐花兩鬢垂”,點出她們的年齡和活潑。古代孩童不束發,兩鬢下垂,可見是一些小小女孩兒。她們在樹下爭著鬧著,將桐花摘下來,插到自己的鬢發上。次句“小妝弄影照清池”,寫年齡雖幼小,已經很愛美了。她們插好花稍稍打扮後,紛紛跑到清池邊,欣賞自己美麗的倩影。一個“弄”字,活現出裝模作樣、顧影自憐的可愛相。

她們不僅愛美,還十分頑皮淘氣。上結“出簾踏襪趁蜂兒”是多麽有趣的一筆。她們為了追逐一隻小小的蜜蜂兒,隻打著襪腳,來不及穿鞋,就掀開簾子蹦跳出去了。以上寫她們平時是愛美、愛玩的天真無邪小小孩子。上片沒有寫明她們的身份,但從下片可看到這是一群被送到坊曲(唐宋時的妓院)強使學藝的小女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