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贈王友道

[宋代] 蘇軾 [简体]

誰道東陽都瘦損,凝然點漆精神。瑤林終自隔風塵。試看披鶴氅,仍是謫仙人。
省可清言揮玉塵,真須保器全真。風流何似道家純。不應同蜀客,惟愛卓文君。

標簽: 寫人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誰說“東陽”人都是瘦弱的呢?你眼睛凝眸如用漆點染似的炯炯有神。瓊林般的仙境終究遠離塵世。試看你披著鶴毛製作的鬥篷,依然像謫到人間的神仙。
休要清談,即使揮動那玉柄的麈尾拂塵;清談傷真,要不傷真,必須保重身體,蓄養元氣。風流韻事哪裏比得上道家純真?不應該像蜀客司馬相如那樣,過分貪愛卓文君。

注釋
臨江仙:唐教坊曲,後用作詞牌名,為雙調小令。
王友道:待考。疑為廬山道人。
東陽:原指沈東陽,即沈約。
鶴氅(chǎng):鶴毛製作的鬥篷
謫(zhé)仙人:被貶謫到人間的神仙。李白《對酒憶賀監二首並序》:“太子賓客賀公,於長安紫極宮一見餘,呼餘為謫仙人,因解金龜換酒為樂。沒後對酒,悵然有懷,而作是詩。”
保器全真:保全身體和真氣。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四月。是年正月,東坡度嶺到虔州,二月過吉安至彭蠡,四月與劉安世(器之)等同上廬山,晤山中王友道等道友,重遊棲賢寺、開先寺,題激玉亭於柱石,作這詞規勸道友以道修身。

參考資料:
1、朱靖華,饒學剛,王文龍編著,蘇軾詞新釋輯評 (下冊),中國書店,,第1241-1243頁
賞析

詞的上片,描繪友人仙人般的容貌和超塵脫俗之氣質。“誰道東陽都瘦損,凝然點漆精神”,以曆史人物喻之。詞人以發問的口氣,認為不宜一概而論曆史人物。“誰道”二字,排除了獨見。隨即暗示著:沈東陽式的詞人隻因求官而累瘦了身體,而王東陽式的友道不為求官身體並不瘦損,並且“點漆”如畫,黑白反襯,凝然有神,風姿綽綽,宛如“神仙中人”。

詞人既讚美了友道的風華正茂之容貌,又宣傳了民族傳統的審美觀。須知真善美與假惡醜是在比較中而存在著。“瓊林終自隔風塵,試看披鶴氅,仍是謫仙人”,進一步讚頌友道高潔超塵的風姿。這裏連用三典。王戎之典,喻示友道“風塵外物”,“瓊林”般的“神姿”;王恭之典,喻示友道“披鶴氅裘”,潔如鶴羽的“真神仙人”之氣質;李白之典,喻示友道從仙界貶到人間,成為塵世不可企及的道人。尤其李白一典,用得精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