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雨後曉寒輕

雨後曉寒輕,花外早鶯啼歇。
愁聽隔溪殘漏,正一聲淒咽。
不堪西望去程賒,離腸萬回結。
不似海棠陰下,按《涼州》時節。

標簽: 婉約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雨後拂曉,寒氣依然很輕。花外的早鶯,已經停止了啼聲。
使人添愁的是隔溪對岸,傳來更鼓的叮冬。一聲聲敲向心裏,彷待是抽泣與哽咽交並。
怎能忍心西望,那遙遠的征程。離別的情絲,跟愁腸一起盤結回縈。
這和對坐海棠花陰之下,完全是兩種不同情景。那時候演奏的是,《涼州》新曲,其樂融融。

注釋
殘漏:漏聲將盡。殘:闌也,垂盡之意。漏:古計時之器。
淒咽:形容聲音悲涼嗚咽。
去程:離去遠行的路程。
賒:遠也。
海棠陰下:一作“海棠花下”。按:按歌,謂依節拍唱歌。
涼州:樂曲《涼州曲》。是唐代邊塞之樂,當時屬於新聲,聲情比較悲涼。

賞析

這首詞圍繞“愁聽殘漏”這一生活細節,展現了幽閨夢醒的思婦懷念遠人的綿綿愁思和萬轉離腸。詞的上片由寫景到寫人,下片著重表現思婦的心理活動。整首詞熔抒情、敘事於一爐,用筆直中有曲。

上片起首兩句為景語,既點婦初春時節、夜雨過後的節令、時間,又描繪出一派略帶寒意、鶯倦停啼的清寂氣氛,為主人公布置了一個與情懷恰相契合的環境。“愁聽”反接“早鶯啼歇”,說婦思婦醒來很早,因為她已經聽過了早鶯的歌唱,也許她的愁腸曾和著淅瀝的夜雨聲一起顫抖。天剛破曉,她就起身獨坐,隔溪傳來夜盡的更鼓聲,更添無限孤寂淒惻之感。

賞析二

這一首《好事近》,寫閨中主子懷人之思,以鋪敘手法直筆寫來,點點滴滴,扣人心弦。

詞的上片由寫景到寫人。

“雨後曉寒輕,花外早鶯啼歇”,開頭二句寫景,雨後清晨,寒意尚未消退,樹叢花草間的黃鶯兒停止了啼鳴,清冷之氣撲麵而來。主主人公早早醒來,感覺到寒氣侵肌,她獨自聆聽著屋外早鶯的嗚叫,通過對環境的描寫從而映襯出主主人公內心的淒冷。

“愁聽隔溪殘漏,正一聲淒咽”二句提醒人們夜晚已經過去,但在愁緒萬千的主主人公聽來,隻覺“一聲淒咽”。

創作背景

《宋史·曾布傳》載,神宗元豐中,曾布曾知秦州(宋時甘肅天水)。此詞中有“西望”,涼州曲,詞或為思念遠知秦州的曾布而作。

參考資料:
1、薑蘭.宋詞三百首:延邊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第6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