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無情。六代繁華,暗逐逝波聲。空有姑蘇台上月,如西子鏡照江城。

標簽: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夕陽斜照著故都金陵,茵綠的春草與江岸連平,晚霞燒紅了江天,大江東去滔滔無情。當年六朝的繁華,已暗隨江波消逝在濤聲中。隻有明月空掛姑蘇台上,如西子姑娘的妝鏡,照盡六朝的興亡,照著千古江城。

注釋
金陵:今江蘇省南京市。楚威王滅越後,置金陵邑。謝朓《鼓吹曲》:“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
落霞:晚霞。
六代:金陵為曆史上三國的吳、東晉,以及南朝的宋、齊、梁、陳等六代的都城,故雲。
暗逐逝波聲:默默地隨江水東流的聲音消逝了。
姑蘇台:春秋時吳國所建,在今江蘇蘇州西南的姑蘇山上。相傳春秋時吳王夫差將越王勾踐所獻西施藏在台上的館娃宮內。
西子鏡:西施的妝鏡。

鑒賞

在詩歌中,懷古題材屢現篇詠,名篇佳作,層見迭出。但在詞裏,尤其是前期的小令裏,卻是屈指可數。這大概是因為,感慨興亡、俯仰今古的曲子詞不太適宜在“繡幌佳人······舉纖纖之玉指,拍按香檀”的場合下演唱的緣故。正因為這樣,花間詞中歐陽炯等人的少量懷古詞,便顯得特別引人注目。

這是一首金陵懷古詞。憑吊的是六代繁華的消逝,寄寓的則是現實的感慨。開頭三句點出憑吊之地六朝古都金陵和當地的物色。“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無情”,大處落墨,展現出日暮時分在浩瀚東去的大江鮮豔明麗的落霞映襯下,金陵古城的全景。“岸草平”,顯出江麵的空闊,也暗示時節正值江南草長的暮春;“落霞明”,襯出天宇的寥廓,也渲染出暮景的絢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