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相如完璧歸趙論

藺相如之完璧,人皆稱之。予未敢以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詐趙而脅其璧。是時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窺趙也。趙得其情則弗予,不得其情則予;得其情而畏之則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則弗予。此兩言決耳,奈之何既畏而複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趙弗予璧,兩無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歸,曲在趙。欲使曲在秦,則莫如棄璧;畏棄璧,則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圖以予城,又設九賓,齋而受璧,其勢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則前請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趙璧乎?而十五城秦寶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棄我如草芥也。大王弗與城,而紿趙璧,以一璧故,而失信於天下,臣請就死於國,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懷而逃之,而歸直於秦?

是時秦意未欲與趙絕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於市,武安君十萬眾壓邯鄲,而責璧與信,一勝而相如族,再勝而璧終入秦矣。

吾故曰:藺相如之獲全於璧也,天也。若其勁澠池,柔廉頗,則愈出而愈妙於用。所以能完趙者,天固曲全之哉!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藺相如完璧歸趙,人人都稱道他。但是,我卻不敢苟同。

秦國用十五座城的空名,來欺騙趙國,並且勒索它的和氏璧。這時說它要騙取璧是實情,但不是想要借此窺視趙國。趙國如果知道了這個實情就不給它,不知道這個實情就給它。知道了這個實情而害怕秦國而給它,知道這個實情而不害怕秦國就不給它。這隻要兩句話就解決了,怎麽能夠既害怕秦國又去激怒秦國呢?

況且,秦國想得到這塊璧,趙國不給它,雙方本來都沒有什麽曲直是非。趙國交出璧而秦國不給城池,秦國就理虧了。秦國給了城池,而趙國卻拿回了璧,就是趙國理虧了。要想使秦國理虧,不如就放棄璧。害怕丟掉璧,就不如不給它。秦王既然按照地圖給了城池,又設九賓的隆重禮儀,齋戒之後才來接受璧,那種形勢是不得不給城池的。

評價

王世貞《藺相如完璧歸趙論》逆平常觀點而提出這樣一個看法:“夫秦王既按圖以予城,又設九賓,齋而受璧,其勢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則前請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趙寶也;而十五城,秦寶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棄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紿趙璧,以一璧故而失信於天下,臣請就死於國,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

今奈何使舍人懷而逃之,而歸直於秦?”意思就是直言秦王既然已經看著地圖劃給趙國城池,又在(朝堂上)設了“九賓”的禮儀,齋戒(五天)後要接受和氏璧,那情勢就不能不給城。王世貞認為秦王已經表現出了願意用十五城換和氏璧的決心,而藺相如卻又將和氏璧偷偷送回了趙國,這就反而顯得藺相如失信了。反讓秦王得了理,秦王完全可能斬藺相如並發兵攻打趙國,以其失信。之後王世貞得出結論,藺相如此次實在是僥幸。

賞析

結構賞析

藺相如是戰國時趙國人,趙惠文王得到稀有美玉和氏璧,秦昭王詐以十五座城相交換,趙王於是令藺相如奉璧入秦,見秦王無意兌現諾言,終不辱使命而完璧歸趙。文章始以“藺相如之完璧,人皆稱之,予未敢以為信也”,即表示了異議,然後以分析秦、趙時勢入手,指出趙國有諸多失策之處,而藺相如完璧歸趙是為“天固曲全之哉”。王世貞此論,言辭咄咄,非純為鑿空之談。

文章第一段,作者力排眾說,對藺相如“完璧歸趙”一事“未敢以為信也”。開門見山,毫無遮攔。接著分述其觀點,展開全文。《史記》所載的“完璧歸趙”始末,事啟端於秦昭王“願以十五城請易璧”,結束於“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作者據此斷言,雖秦強趙弱,但秦“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窺趙也”。

創作背景

王世貞作為明代著名的曆史學家,對曆史事件的評價不盲從古人,常常見前人所未見,道前人所未道,善察疑似之跡。《藺相如完璧歸趙論》針對藺相如完璧歸趙這一史事發表了不同的看法,感喟針砭,令讀者重又反思這一經典故事背後的合理性。

參考資料:
1、關永禮 .《古文觀止·續古文觀止鑒賞辭典》: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0
2、傅德岷.《古文觀止鑒賞》:崇文書局,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