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薄吹還醒,樓危望已窮。
江皋當落日,帆席見歸風。
煙帶龍潭白,霞分鳥道紅。
殷勤報秋意,隻是有丹楓。
譯文
喝下的酒太淡,西風吹來,酒意全消;登上高樓極目遠望直到天邊。
落日的餘輝正照在江岸上,江中歸船的帆席鼓滿西風,正在輕快地駛回。
暮靄籠罩著龍潭,潭水一片銀白,餘霞照在險峻的山路上,山嶺被映成一片紅色。
殷勤地報送秋天消息的,隻有一樹樹火紅的楓樹。
注釋
訪秋:尋訪秋色秋意。訪:探訪。秋天已到,但在嶺南並不明顯,故曰訪秋,探問秋之消息也。
薄:指酒味淡。
危:高。望已窮:可以極望,隱含秋高氣爽之意。
皋(gāo):岸。江皋:瀕江高地。當:對著。
席:大。歸風:指南風。作者家鄉在北。
煙:雲氣。帶:籠罩。龍潭:即《桂林》詩所謂“龍移白石湫”之白石湫,在今廣西桂林城北七十裏。
分:使顯露。鳥道:險絕的山路。僅通飛鳥。
這首詩首句措辭非常隱曲,本意是對身世極度不滿。頷聯有“心存魏闕,望而不見”之慨。頸聯白字屬煙,而拆居句末,以見警策。尾聯點明訪秋的意思。境界寥廓,景中有情,不言思歸,而歸思已見也。詩意深曲含蘊,意脈不露,耐人咀嚼。
首聯:“酒薄吹還醒,樓危望已窮。”詩篇一開始就蘊含著深沉的愁苦。詩人萬裏投荒,愁思難已,於是借酒澆愁,誰知酒味淡薄,無法澆滅那心中熊熊燃燒的思家念國之火,愁思反而愈加沉重。他登上高樓遙望北方的家鄉,西風吹來,酒意全消,而放眼望去,故園杳不可見,心情更加鬱悶。這兩句起勢陡健,發唱警挺。劈頭一句“酒薄吹還醒”,是經過長久的離別,嚐盡愁苦滋味以後,盤紆於胸中的感情的猛然傾瀉,給人以十分強烈的感染。
此詩作於公元847年(唐宣宗大中元年)秋天,時年三十五歲。李商隱被鄭亞聘為幕中掌書記,五月到達桂州。詩人此次南行,家眷留於長安,遠道間關,孑然一身,不無孤獨之感;加之政治上受到排擠,情緒憂傷。這首《訪秋》,就隱涵著作者的這種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