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山中作

[唐代] 王維 [简体]

無才不敢累明時,思向東溪守故籬。
豈厭尚平婚嫁早,卻嫌陶令去官遲。
草間蛩響臨秋急,山裏蟬聲薄暮悲。
寂寞柴門人不到,空林獨與白雲期。

標簽: 秋天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沒有才能不能辜負聖明時代,思念回東溪守著竹籬故居。
不厭棄尚平盡早了卻兒女婚嫁,卻嫌恨陶潛辭官歸隱年歲已遲。
逢臨秋季草堂邊蟋蟀叫得更急,時近黃昏深山裏蟬鳴徒增悲意。
柴門前寂寞冷清車馬不到,空林中我獨自與白雲相依。

注釋
早秋:初秋。唐王勃《秋江送別》詩之一:“早是他鄉值早秋,江亭明月帶江流。”
明時:指政治清明的時代。
故籬:故鄉。
尚平:即尚長(尚子平)。一作“向平”。
陶令:即陶潛(陶淵明),曾任彭澤令,故稱。
薄暮:傍晚,太陽快落山的時候。
蛩(qióng)響:猶蛩聲。
蛩:蟋蟀。
柴門:用柴木做的門。言其簡陋。
空林:渺無人跡的樹林。
期:約,約定。

賞析

此詩首句“無才不敢累明時”,謙詞反語出之,王維年紀輕輕就名滿天下,不是真的無才。此句筆法微婉,旨趣卻很明白。

頷聯二句用了兩個典故,出句用的是東漢尚長之典,見三國魏嵇康《高士傳》。漢建武(漢光武帝年號,25年六月—56年四月)中,尚長子女婚嫁已畢,遂不問家事出遊名山大川,後不知所終。對句是用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辭官而去的故事。陶淵明曾經在彭澤當縣令,蔑視功名富貴,不肯趨炎附勢。

創作背景

這首詩疑作於王維在輞川時期,時間約為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初年,此時作者四十多歲,年齡與陶淵明辭官時(年四十一)接近。當時朝政日壞,王維鬱鬱失誌,所以向往隱逸生活。

參考資料:
1、鄧安生 等.王維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0:178-179